2023-2024学年陕西省铜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襄陵(rǎng) 欲颓(tuí)轩邈(xuān)徙倚(xǐ) B.阙处(quē)戾天(lì) 采薇(wēi)候骑(hòu) C.素湍(tuān)鸢飞(yuān) 沿溯(shuò)朝发(zhāo) D.未寝(qǐn) 藻荇(xìng) 东皋(háo)燕然(yān) 2、下面是小明准备的有关“诺贝尔奖”的新闻素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具体来说,瑞典学院的评语中写道:“古尔纳在处理‘难民经验’时,重点是其身份认同。他书中的角色常常发现自己处于文化和文化、大陆与大陆、过去的生活与正在出现的生活之间——一个永远无法安定的不安全状态。” ②颁奖词写道:“因为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们的处境所具有的坚定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③这种描述非常类似于社会学者齐美尔所说的“边缘人”,古尔纳的写作大多在其“流亡”期间完成,但都与其故乡相关。 ④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⑤或许也正是古尔纳文学书写的这种边缘性,使得瑞典学院评述:“记忆,永远是古尔纳笔下重要的主题。” A.④①③⑤② B.②④①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③⑤①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发展在中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引发全球瞩目,互联网“中国模式”正在海外市场被快速复制和传播。 B.董卿的《朗读者》除了书稿写得感人外,新书的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尝试使用AR技术,实现了文本与节目视频的无缝结合。 C.取消奖牌榜,无论是各省区市代表团还是运动员个人,才能放下心理包袱,回归体育本身,放手拼搏。 D.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热播,“法治”二字强烈引发社会各界共鸣,也点燃了亿万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热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赵翼《论诗》) (6)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杜甫《望月有感》) (7)《得到多助,失到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                               (8)《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_______ ,______。 (9)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 。(《观书有感》)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入蜀记》) [注]①祠: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②太、华、街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________(2)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   奔:______________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   或遇其叱咄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不以疾也       不以物喜 D.春冬之时   乃记之而去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标两处) 是 日 天 宇 睛 霁 四 顾 无 纤 翳 5.甲、乙两文都突出了“山之高”,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①。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②,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③,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选文中有四处空出来的句子,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     ) A.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②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③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B.①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②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③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C.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②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③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④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D.①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②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③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④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2.对文段内容理解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和第二段是两个并列的段落,是在前文的回忆中自然引发出的感情。 B.这四段在前文具体叙述的许多事情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说明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怀念。 C.后两段抒写母亲离我而去所带来的哀痛和自己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D.“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3.这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准确简炼、清浅平实、用词严谨、描摹细致生动。 B.说理透彻、论证严密、朴素平实、描摹细致生动。 C.抒情自然、感染力强、深入人心、清新自然含蓄。 D.朴素平实、明白如话、感情深沉、极能打动读者。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赏析宋词《渔家傲》,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就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B.词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个“嗟”字,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怨嗟感慨。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2.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作者借此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一句话。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用动情的诗篇,来讴歌大海的波澜壮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小练笔 《短文二篇》中的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的佳作。请借鉴课文的写作特点,以“晨光中的村庄”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