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忌惮(dàn) 晦暗(huì) 恬静(tián) 戛然而止(jiá)B.归省(xǐnɡ) 糜子(méi) 怠慢(dài) 恣意妄为(zì)C.撺掇(cuān) 蓦然(mò) 羁绊(jī) 纨绔子弟(wán)D.凫水(fú) 亢奋(kànɡ) 枸杞(jǐ) 如法炮制(páo)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 蕴藻 甜静 马前卒B.暮然 蓬勃 逻辑 叹为观止C.偏僻 宽慰 渺远 顾名思意D.蜜蜂 争讼 衣襟 大彻大悟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
②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③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④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自己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在铠甲上,一片金光闪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景4)杜牧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在《泊秦淮》中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面斥责歌女,实际讽刺了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5)“东”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方位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东”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栎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②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④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释】①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担缠薪菜:即担柴挑菜,指干粗活③牝:雌性鸟兽下文的“牡”是指雄性鸟兽④骊:纯黑色的马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臣 之 子 皆 下 才 也 可 告 以 良 马 不 可 告 以 天 下 之 马 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一食或尽粟一石(2)穆公不说(3)色物牝牡尚弗能知(4)使行求马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4.【甲】【乙】两文都写到伯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5.【甲】【乙】两段文字各包含了怎样的寓意?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二)湖畔夜饮丰子恺①前天晚上,我舍不得这湖上的春月,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有客来访,名叫西谛,住在葛岭饭店家人告诉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寻我去了我想,西谛寻我不到,一定回旅馆歇息,当夜我就不去找他,只管睡觉第二天早晨,我找他未遇,留了名片,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
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②到了八点,我正独酌酩酊之余,西谛来了阔别十年,身经浩劫,他反而胖了,年轻了他说我也还是老样子,不过头发白些略略寒暄后,我问他吃夜饭没有他说在湖滨吃了夜饭,——也饮一斤酒,——不回旅馆,直接来看我的我留的名片,他根本没看到我说:“我们再吃酒!”他说:“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③家人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我和西谛就对坐饮酒墙上正好贴着一首我手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直落明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的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蜡,唾弃不足惜了!④我和西谛共饮,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阔别十年,他沦陷孤岛,我奔走于万山中可惊可喜、可歌可泣的话,越谈越多谈到酒酣耳热之际,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啸谈到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阿宝和软软正在厢房里和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西谛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
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谓“人生的滋味”【A】,在这里可以浓烈地尝到西谛叫阿宝“大小姐”,叫软软“三小姐”我说:“那些画,都是你从我的墙上揭去,制了锌版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你这老前辈对他们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气?依旧叫‘阿宝’‘软软’好了大家都笑人生的滋味【B】,在这里又浓烈地尝到了我们就默默地干了两杯⑤我回忆起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天,路遇西谛他拉住我的手说:“子恺,我们吃西菜去我说:“好的我们走到晋隆西菜馆楼上,点了两客菜,外加一瓶白兰地吃完后,服务生送账单来西谛对我说:“你身上有钱吗?”我说:“有!”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把账付了于是一同下楼,各自回家——他回宾馆,我回江湾过了一天,西谛到江湾来看我,摸出一张拾元钞票,说:“前天要你付账,今天我还你我惊奇而又发笑,说:“账回过算了,何必还我?更何必加倍还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回去,他定要拒绝坐在旁边的同事刘薰宇,过来抢了这张钞票去,说:“不要客气,拿去吃酒吧!”大家赞成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去吃酒,直到烂醉此情此景,憬然在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们又浮两大白注:痛饮两大杯)⑥夜阑饮散,春雨绵绵我留西谛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
我给他一把伞,看他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1.第③段说“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2.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情趣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1)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2)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3.第④段两处提到“人生的滋味”,含义有什么不同?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君子于役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②至哉?鸡栖于埘③,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④?鸡栖于桀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 ①于役:服役②曷:同“何”③埘:鸡窝④佸(huó):聚会⑤桀:鸡栖的木架⑥括:至,汇集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第一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期盼丈夫归来B.“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以致不能自已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2.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示例: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共40分)《登勃朗峰》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如在写上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时,又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仔细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登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