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大佘郢乡中学2022年高一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大佘郢乡中学2022年高一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2,3] D. [-3,2] 参考答案: D 【分析】 先由题意求出,再代入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 所以,解得, 所以不等式可化为,即, 解得.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熟记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2. 若0<a<1,则方程a|x|=|logax|的实根个数(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B 【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分析】方程a|x|=|logax|的实根个数可化为函数y=a|x|与y=|logax|的交点的个数,作出图象即可. 【解答】解:方程a|x|=|logax|的实根个数可化为 函数y=a|x|与y=|logax|的交点的个数, 作出其图象如下: 故选B. 3. 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x)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B.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 C.f(x)的图象关于点(﹣,0)对称 D.将函数y=2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f(x)的图象 参考答案: B 【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分析】根据图象求出A,ω 和φ,即可求函数f(x)的解析式;依次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题设图象知,周期T=4()=π, ∴ω==2. ∵点(,0)在函数图象上, ∴Asin(2×+φ)=0,即sin(+φ)=0. 又∵<φ<, ∴<+φ<,从而+φ=π,即φ=. 又点(,2)在函数图象上, ∴Asin=2,∴A=2. 故函数f(x)的解析式为f(x)=2sin(2x+). 对称轴方程为:2x+=,(k∈Z),经考查A不对. 由可知,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故B对. 当x=时,f(﹣)=﹣2,故图象不是关于点(﹣,0)对称,故C不对. 函数y=2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y′=2sin(2x+﹣)=2sin(2x+),没有得到f(x)的图象,故D不对. 故选B. 4. 设集合,则所有的交集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5. 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4},N={x|x≥3或x<1}都是U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x|﹣2≤x<1} B.{x|﹣2≤x≤2} C.{x|1<x≤2} D.{x|x<2} 参考答案: A 【考点】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分析】用集合M,N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集合;通过解二次不等式求出集合M;利用交集、补集的定义求出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 【解答】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N∩(CUM), ∵M={|x2>4}={x|x>2或x<﹣2}, ∴CUM={x|﹣2≤x≤2}, ∴N∩(CUM)={﹣2≤x<1}. 故选A 6. 已知,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每个式子中都有,故先比较的大小.因为,所以. 又. 考点:不等关系. 7. 若,则(   ) A.1       B.3      C.      D.2 参考答案: D 8. 已知O、A、B三点不共线,P为该平面内一点,且,则(   ) A.点P在线段AB上                     B.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C.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         D.点P在射线AB上 参考答案: D ,推得:,所以点P在射线AB上,故选D.   9. 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10. 已知ω>0,0<φ<π,直线x=和x=是函数f(x)=sin(ωx+φ)图象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则φ=(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HK: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分析】通过函数的对称轴求出函数的周期,利用对称轴以及φ的范围,确定φ的值即可. 【解答】解:因为直线x=和x=是函数f(x)=sin(ωx+φ)图象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 所以T==2π.所以ω=1,并且sin(+φ)与sin(+φ)分别是最大值与最小值,0<φ<π, 所以φ=. 故选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函数f(x)=ax-1+3的图象一定过定点P,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 12. 已知,它们的夹角为,那么           参考答案:      13. 已知函数f(x)=,则f(-10)的值是(     ). A.0 B.-1 C. 1 D.-2 参考答案: C 14. 已知样本9,10,11,,的平均数是10,标准差是,则=    . 参考答案: 略 15. 下列结论中: ① 当且时,; ② 当时,的最大值为; ③ ; ④ 不等式的解集为 正确的序号有                  。 参考答案: ②④ 16. 已知,则f(x)= ; 参考答案: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   17. (5分)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60°,Q为AD的中点,点M在线段PC上,PM=tPC,PA∥平面MQB,则实数t=          . 参考答案: 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连AC交BQ于N,交BD于O,说明PA∥平面MQB,利用PA∥MN,根据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连AC交BQ于N,交BD于O,连接MN,如图 则O为BD的中点, 又∵BQ为△ABD边AD上中线,∴N为正三角形ABD的中心, 令菱形ABCD的边长为a,则AN=a,AC=a. ∵PA∥平面MQB,PA?平面PAC,平面PAC∩平面MQB=MN ∴PA∥MN ∴PM: PC=AN:AC 即PM=PC,t=;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运用,关键是将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答.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两个定点,动点满足.设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E,直线. (1)求曲线E的轨迹方程; (2)若l与曲线E交于不同的C,D两点,且(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斜率; (3)若,Q是直线l上的动点,过Q作曲线E的两条切线QM,QN,切点为M,N,探究:直线MN是否过定点. 参考答案: (1);(2);(3). 【分析】 (1)设点P坐标为(x,y),运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轨迹的方程;(2)由,则点到边的距离为,由点到线的距离公式得直线的斜率;(3)由题意可知:O,Q,M,N四点共圆且在以OQ为直径的圆上,设,则圆的圆心为运用直径式圆的方程,得直线的方程为,结合直线系方程,即可得到所求定点. 【详解】(1)设点的坐标为 由可得,, 整理可得 所以曲线的轨迹方程为. (2)依题意,,且,则点到边的距离为 即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得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3)依题意,,则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是直线上的动点,设 则圆的圆心为,且经过坐标原点 即圆的方程为 , 又因为在曲线上 由,可得 即直线的方程为 由且可得,解得 所以直线是过定点. 【点睛】本题考查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两点的距离公式,考查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公式,考查直线恒过定点的求法,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9.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AC =BC =1,∠ACB =90°,AA1 =, D 是A1B1 中点. (1)求证C1D ⊥平面A1B ; (2)当点F 在BB1 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AB1 ⊥平面 C1DF ?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1)证明:如图,∵  ABC—A1B1C1 是直三棱柱, ∴  A1C1 =B1C1 =1,且∠A1C1B1 =90°. 又 D 是A1B1 的中点,∴  C1D ⊥A1B1 . ∵  AA1 ⊥平面A1B1C1 ,C1D 平面A1B1C1 , ∴  AA1 ⊥C1D ,∴  C1D ⊥平面AA1B1B . (2)解:作DE ⊥AB1 交AB1 于E ,延长DE 交BB1 于F ,连结C1F ,则AB1 ⊥平面C1DF ,点F 即为所求. 事实上,∵  C1D ⊥平面AA1BB ,AB1 平面AA1B1B , ∴  C1D ⊥AB1 .又AB1 ⊥DF ,DF C1D =D , ∴  AB1 ⊥平面C1DF . 略 20.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且. (Ⅰ)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通项; (Ⅱ)求的值; 参考答案: 解:(Ⅰ)∵,                                                         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故,                                                                                      因为,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 ∴,        ① ,   ②                                        由①-②得                                                                                                ∴,                                                                                                                       略 21. 已知函数(,且). (Ⅰ)求函数f(x)的定义域; (Ⅱ)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 (Ⅲ)解关于x的不等式. 参考答案: (Ⅰ)(Ⅱ)奇函数. (Ⅲ)见解析 【分析】 (Ⅰ)根据对数的真数为正可求出函数定义域(Ⅱ)由定义域的对称性及的关系可判断函数奇偶性(Ⅲ)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单调性求不等式的解. 【详解】(Ⅰ)要是函数有意义,则 解得,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 (Ⅱ),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Ⅲ), 所以,不等式可化为.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分类讨论,属于中档题. 22. 已知函数f(x)=-3x2+a(6-a)+c. (1)当c=19时,解不等式f(1)>0; (2)若关于x的不等式数f(x)>0的解集为(-1,4),求a,c的值.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