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职业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职业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参考答案: B 2.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与突触无关 参考答案: D 3.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02,不需要 C02  ⑥C02能调培养液pH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 D 4. 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在受体细胞中检测到标记基因,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即为抗虫棉 B.基因工程操作中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C.抗虫棉的目的基因是棉红铃虫体内的毒蛋白基因 D.抗虫棉的后代中可能有不抗虫的个体 参考答案: B 5.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细胞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 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过程均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 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真核生物的遗传也未必遵循 D. 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离不开孟德尔严谨的思维,与其所选实验材料关系不大 参考答案: D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A正确;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过程,使用的研究方法均为假说一演绎法,B正确;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C正确;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离不开孟德尔严谨的思维,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D错误。 6.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参考答案: C 7.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糖类         B 脂肪            C蛋白质            D 水 参考答案: C 8. 下图中图甲示一突触结构,图乙示一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神经信号从A细胞传至B细胞,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甲图中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内容物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 甲图示的结构在乙图中有两个 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d点不会兴奋 参考答案: B 略 9. 关于在活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A.既可以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进行 B.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 B 10.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B.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细胞内 C.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D.上述糖类中的还原糖只有葡萄糖 参考答案: C 11.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参考答案: D 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S型增长模型。 【名师点睛】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12.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最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 A.器官移植病人   B.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   C.AIDS病人    D.过敏性鼻炎病人 参考答案: C 13. 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 参考答案: C 14. 初生演潜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参考答案: B 15. 将双链都有3H标记的1个DNA分子,放入没有标记物的溶液中,经过3代复制后,有3H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参考答案: B 16. 下图是玉米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 B. 鸟和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C. 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 D. 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鼠 参考答案: C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故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鸟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鸟的食物来源有虫子和蜘蛛,蛇的食物来源相对更广,有鸟,鼠,青蛙,故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C正确;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第二营养级,鼠只是第二营养级上的一种生物,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17.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参考答案: A 18. 每个碳酐酶分子每秒能够催化6×105个CO2与相同数量的H2O结合成H2CO3,这比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速度快107倍,由此说明酶具有 A. 高效性             B. 专一性           C. 多样性        D. 需要适宜条件 参考答案: A 19. 下图是人体先后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值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 抗体 B.图示说明,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效率低 C.图示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多次不同的抗原,每次要间隔一定时间 D.图示说明第一次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参考答案: A 20.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  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参考答案: C 21.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核DNA、染色单体与染色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 I中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现象 B.细胞Ⅱ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C.细胞Ⅲ形成细胞Ⅳ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若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极体一定为aB 参考答案: B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③依次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Ⅰ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或减数第一次分裂;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细胞Ⅰ可能存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现象,A错误; B、细胞Ⅱ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因此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 C、细胞Ⅲ形成细胞IV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若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极体为的基因型为Ab、aB、aB,D错误. 故选:B. 22. 下列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的是(    )。 A.基因检测疾病     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 C.治疗性克隆       D.捐献骨髓而治病救人 参考答案: B 23. 下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D 24. 动物后天习得行为的最高形式是                           (   ) A、判断和推理                   B、反射活动 C、印随学习                     D、模仿习习 参考答案: A 2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