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 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灼热       焦灸       独踞苍穹 B.急湍       倾泻       瞬息万变 C.浮躁       打嗝       色彩变换 D.精致       敞篷       名幅其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传统文化节日是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 C.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中国修编地方志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 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 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6)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①_______。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②______,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根据上下文,在两则材料的横线处默写句子。 (2)结合语境,分别为材料二中“人不独①亲其②亲”的两个“亲”字选择恰当义项。 A.接触       B.父母       C.亲人       D.爱,敬爱 ①(     )   ②(     ) (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在这儿的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理解:以武陵人的视角观察桃花源中人的耕作活动、男女服饰,平淡叙述中含有惊奇。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村中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太守说啊!” 理解:村中人委婉地嘱咐,既有不相信武陵人的意味,也为后文武陵人违背承诺、桃花源消失埋下伏笔。 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翻译:人们虽然厌恶把财物抛弃在地上,但其目的并不是想把它们据为己有。 理解:大同社会里,人们亲如一家,所以有人抛弃财物以让有需要的人取用。 (4)同是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中有“大同”,陶渊明则有“世外桃源”。根据这两则材料,说说“大同社会”和“世外桃源”有哪些共同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一盏油灯 ①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②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线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③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④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⑤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⑥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⑦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⑧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即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⑨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⑩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⑪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⑫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作者在第①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说这盏灯“极普通”是因为什么?说这盏灯“极不普通”又是因为什么? 2.第③段画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 A.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妈妈送的”及“油灯已溶进我的生命”相照应。 B.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油灯的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C.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D.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 E.妈妈送我小油灯时嘱咐我的话,是教育我要保存好这盏灯,记住这次教训,好好做人。 F.“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反衬了小油灯在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4.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句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做铺垫。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了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你是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家、_____家和_____家_____(人名)。他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但都是为了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有人说,朋友不是那个你随便和他说声“嗨”的人。朋友是一个可以给你依靠着 嚎哭的肩膀,是一口你放心把内心的痛苦往里倾注的井,是一排令你热情高涨的巨浪,是一双把你从黑暗和绝望中拉出来的手……你交过朋友吗?你从朋友那里得到过教益吗?你怎样看待朋友间的情谊?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可以记叙你交友的过程,可以讲述朋友间感人的故事,也可以抒写对朋友的期盼,还可以谈你的认识。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定要写真情实感,不可胡编乱造。 ③写须工整,文面要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