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盛弘合成纤维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高强丙纶纤维丝产业化项目

举报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高强丙纶纤维丝产业化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孟州市盛弘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零二二年三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年产3000吨高强丙纶纤维丝产业化项目 项目代码 2019-410883-26-03-025067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地点 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镇西逯村常付路93号 地理坐标 ( 112 度40分 23.437秒, 34 度 54 分 18.662 秒)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C-2825 丙纶纤维制造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25化学纤维制造业28,50合成纤维制造282,单纯纺丝制造 建设性质 R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R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孟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2019-410883-26-03-025067 总投资(万元) 1000 环保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比(%) 1 施工工期 4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R否 □是: 用地(用海) 面积(m2) 3000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无 规划情况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2016-2030年)》 文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豫发改工业[2016]516号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环评文件名称:《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2016-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审查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 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2016-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豫环函〔2018〕13号。 规划及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位于孟州市城区西部,成立于2006 年。2009年编制了《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9-2020),2011年编制《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9-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河南省环保厅的审查,审查文号为豫环审[2011]5号。 2013年,孟州市人民政府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进行调整,调整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原来 11.7km2 的基础上扩展至 21.59km2;二是在仍然保留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对产业布局进行了重新布局。2013 年重新编制了《河南省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并于同年编制了《河南省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2-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河南省环保厅的审查,审查文号为豫环审[2014]61号。 2016年,由于集聚区主导产业链条拉伸及市场经济形势影响,孟州市人民政府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规划进行再次调整,调整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将孟州市石化园区纳入集聚区范围,在原来 21.59km2 的基础上扩展至 29.6km2;二是结合集聚区实际发展现状,将主导产业由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石油石化(原石化园区主导产业)调整为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皮革及制品业,并对产业布局进行了重新布局。2016年,重新编制了《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6-2030)》, 并于2017 年编制了《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调整方案(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就该规划调整简要介绍如下: (1)规划范围 调整后的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包括两片区,一是西区(原孟州市石化园区), 规划范围东至顺涧村西边界,西至小石庄村西边界,北至油坊头村南边界、上河水库北、石庄村南边界,南至洛阳石化,规划面积 3.97km2;二是东区(原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及本次调整向南拓展部分),规划范围东至城西大道,西至二广高 速公路,南至珠江大道、龙腾路、龙蟠大道、横八路,北至黄河西路,规划面积25.63km2。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中远期2021-2030年。 (3)产业定位 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基地、生物化工基地、皮毛加工及制品生产基地。孟州市经济增长极,城市产业中心,循环经济示范展区、改革创新实验区和 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4)产业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和产城互动”的原则,形成 6 个产业园区和 1 个综合服务区的分布格局,其中 6 个产业园区包括 1 个装备制造产业园区、2 个化工产业园区、1 个皮毛加工产业园区、1 个保税物流园区和 1 个现状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集聚区东片区中部,主要发展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生物化工产业园:位于集聚区东片区南部,主要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园:即为原石化园区,位于集聚区西片区,主要发展化工新材料及有机原料,并辅以一定的精细化工。皮毛、皮革及制品产业园:位于集聚区东片区东部,主要发展皮毛、皮革及其制品产业,同时发展商贸服务业、皮毛加工配套产品制造业、相关产品加工业、 科研设计业、仓储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综合保税区:位于集聚区东片区西部。现状产业园:位于集聚区东片区东北部,主要为现状企业发展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位于集聚区东片区西北部,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5)行业准入 根据调整后的规划环评情况,将集聚区准入条件列于表1。 表1 集聚区项目准入条件 类别 项目准入条件 是否 相符 产业 政策 1、鼓励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工业园区定位的轻污染项目; 2、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严禁淘汰和限制类工业企业入园; 3、禁止其他不在园区产业定位内的项目,如造纸制浆、化纤制浆、黑色冶金、焦化、皂素、金 属冶炼等; 4、近期集聚区鞣制规模控制在 4000 万张羊皮生产线,远期鞣制控制规模以新出台行业规划或环保规划文件要求规模进行控制。 相符 生产规模和工艺装备 水平 1、入园企业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最小经济规模要求; 2、在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装备规格上,要求入区项目达到国内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先进值。 相符 清洁生 产 水平 1、应选择使用原料和产品为环境友好型的项目,避免工业园区大规模建设造成的不良辐射效应; 2、入区项目在单位产品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清洁生产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企业或行业 先进水平; 3、针对高耗水、高耗能的工业企业入驻园区应加强工艺水重复利用率,集聚区内隆丰皮毛(含 鞣制)加工应加强中水回用,回用率达到 50%以上。评价建议集聚区中水回用率不小于 40%; 4、按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评价建议与工业园区已有产业或项目能够形成良好循环经济链条的 项目可优先入园。 相符 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 1、新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满足区域总量控制要求; 2、禁止发展无污染治理技术或治理技术在技术经济上不可行的项目。 相符 土地 利用 1、入园项目必须达到《河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 2、入园项目用地须符合集聚区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相符 集聚区 现有企业 考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内现有企业需搬迁为城市化建设腾出发展用地,建议集聚 区接纳城市建成区现有企业,现有企业入园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符合集聚区准入条件;若不符合集聚区主导产业,但必须是经济形势发展良好、能够拉动当 地经济发展及解决当地就业人口的主要企业。 相符 其他 1、入园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禁止在二类工业用地之上建设三类项目; 2、按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评价建议与工业园区已有产业或项目能够形成良好循环经济链条的 项目可优先入园; 3、以集聚区入驻企业生产固废为原料的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优先入园; 4、项目入驻时应考虑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9亿元/km2; 5、项目入驻时应考虑园区万元产值排水量≤8m3/万元的总体要求; 6、项目入驻时应考虑园区万元产值 COD 排水量≤1kg/万元的总体要求; 7、项目入驻时应考虑园区万元产值 SO2 排放量≤1kg/万元的总体要求。 相符 本项目符合孟州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准入条件,项目入驻证明见后附件。 (6)基础设施 ① 交通运输 对外交通:西侧有二广高速,在长江大道设有互通;规划从集聚区西北侧引入焦柳铁路专用线,服务于保税区;可通过 S238(即长江大道)东至孟州主城区,西侧连接 G207 至吉利区。 对内交通:规划将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级别,规划形成“四 纵四横”的内部主干路网结构。 ②给水 产业集聚区东区保留区内现状工业一水厂(即现状张厚水厂)及隆丰自建水厂,其中工业一水厂水源为顺涧水库,隆丰自建水厂水源为引黄水;同时,新建 工业二水厂,设计规模为 10万m3/d,其中 5万m3/d 工业水源为引黄水,5万m3/d 生活水源为黄河滩区地下水。产业集聚区西区规划新建石化园区水厂,水 源引至顺涧水库。 给水管网从全局出发进行布置,与总体规划相协调,供水干管呈环状布置, 支管呈环状或枝状布置,形成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供水管网系统。 ③排水 集聚区东片区规划排水经孟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滩区涝河。该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3万m3/d,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为1.23~1.9万m3/d,处理工艺为“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卡鲁塞尔氧化沟+二沉池+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执行《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7-2021)。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己通过焦作市环保局验收,并安装有在线监测装置。鉴于近期集聚区项目引进及建设情况,规划提出对其扩建,扩建后总处理规模达到8万m3/d,以满足东片区中远期发展需求。 集聚区西片区规划建设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万m3/d, 位于石化园区东南角。 根据集聚区自然地形条件,污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集聚区石化园区污水经二号路、三号路污水干管收集后排入石化园区处理厂;其他区域污水经珠江大道、长江大道、隆丰东街污水干管收集后排入孟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④供气 规划通过沿黄河大道和长江大道建设中压管网与孟州老城区相连通向集聚区提供天然气,并在集聚区内规划建设调压站。气源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或中石化安洛线天然气。 ⑤供热 规划在集聚区东片区及西片区各新建一座热源厂,其中东片区热源厂供热能力为 4×250t/h,西片区热源厂供热能力为 120t/h。供热管道按枝状布置,主干管 设在热负荷集中区,分支管尽量靠近用户,力求达到最短的管线和最经济的造价。 本项目区域位于集聚区规划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园区,不属于产业集聚区限制及禁止入驻的项目,符合集聚区准入条件。此外,项目满足清洁生产要求,各类污染物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该项目产业集聚区入驻审批表和入驻证明,各相关部门均同意本项目入驻(见后附件)。 其他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修订)》,该项目属于“25化学纤维制造业28,50合成纤维制造282,单纯纺丝制造”,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建设的项目。该项目已在孟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项目编号:2019-410883-26-03-02506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选址相符性分析 (1)工程拟建厂址区域位于SO2总量控制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涉及SO2排放,生产过程中使用电作为能源,不会对区域SO2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