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绽开(zhàn)       疲倦(pí)       小心翼翼(jì) B.搓捻(chā)        惭愧(kuì)     花团锦簇(cù) C.觅食(nì)          繁衍(yǎn)     不求甚解(shèn) D.陌生(mò)        奥秘(ào)       混为一谈(hùn)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辩证 辨别 敷衍 翻来覆去 B.俘虏 虐杀 戏谑 喜出望外 C.荫蔽 繁盛 委屈 花枝招展 D.蹲下 尊守 飘落 咄咄逼人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的80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头族”,“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B.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 C.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 D.“5G+医疗”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1)《观沧海》中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产生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 B.其一犬坐于前                    犬:狗;这里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C.一狼洞其中                       洞:洞穴;这里用作状语,“从洞里”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隧道” 2.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久之,目似瞑 C.又数刀毙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学习古文要注意积累与梳理,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虚词“以”梳理的表格,其中关于例句的填写有错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词性 解释 例句 以 介词 可译作“把、拿、用” ①屠惧,投以骨 连词,相当于“而” 连接两个成分,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译作“来,用来”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词 认为 ③静以修身 A.第①③句填写错误 B.第①句填写错误 C.第①②句填写错误 D.第③句填写错误 4.对原文句子的解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场主积薪其中”,这句话省略了介词“于”,补上后为“场主积薪于其中”,译作“场主在麦场中堆积柴草”。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译作“两只狼都不敢走在前面,瞪着眼互相看着对方”。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里省略的主语是那只“犬坐于前”的狼。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朗读时停顿应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在这里是“多少”的意思。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②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③“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④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乙】 ①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锺;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三藏见了,夸爱不尽道:“好美器!”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自上邦来,可有甚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三藏道:“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 ②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来看看。”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库房,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③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地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地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进进,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真个好袈裟! (节选自《西游记》第十五回) 1.根据乙文情节,完成填空。 三藏夸爱赞宝→(1)_______ ,→三藏只说无宝→行者透露袈裟→(2)_______→行者展示袈裟→(3)____ 2.甲文中的“皇帝”和乙文中的“老师祖”虽然身份不同,但颇有相似之处,请简述两人的共同点。 3.结合原著后续事件,品析乙文划线句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结构安排中的妙处。 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美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 (1)该句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妙处是: (2)该句在情节结构安排中的妙处是: 4.甲文的“新装趣事”和乙文的“袈裟风波”寄寓了哪些道理?请结合选段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欣赏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三、四两句诗。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本体:_____。喻体:_____。 (2)暑气被一层绿的海绵吸收着。 本体:_____。喻体:_____。 (3)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本体:_____。喻体: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人辈出,灿若星河。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每一个杰出的古人都是历史中厚重的一页,解读他们的人生,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请你以“解读______”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带我们走进你最钦佩的古人的心灵深处。横线上填写古人的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