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shì)     木杮(fèi)     舷窗(xuán)     心有灵犀(xī) B.羸弱(léi)     告罄(qìn)     拽住(zhuài)   毛骨悚然(sǒnɡ) C.无虞(yú)       炽热(zhì)     俯瞰(kān)       屏息凝神(bǐnɡ) D.凸现(tū)       溯流(sù)       毋宁(wú)        怏怏不乐(y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基   迭起   调羹   锋芒必露 B.伴侣   薪金   昼夜   慷慨淋漓 C.昆仑   草率   澎湃   大廷广众 D.烦燥   醒悟   霹雳   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 《逢入京使》)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赵师秀的《约客》) ⑤_________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⑥宣室求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⑧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②荷:也称作蒲。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菊花。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妖________ (3)宜乎众矣                       宜________ (4)金粟初开晓更清             初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爱莲说》中,菊是_____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_____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4.《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A】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中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走了出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 祥子坐了好久,他心中腻烦了。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做,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不,他不能服软。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那层灰气已散,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由上至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 【B】 风过去,开始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有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听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是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昏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胜,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 (有删改) 1.选段大多为环境描写,请分析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2.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分析加点字“倒”的表达效果。 3.【A】【B】两段选文,塑造了祥子的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文章末尾为什么要提到坐车的人的表现,请结合文意回答。 5.有人说:“苦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锻炼一个人。”请你结合祥子的人生起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___。 2.这首诗加线的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写陋室,而写山水?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写作题目】 记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令你深受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