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shuō)   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 B.传不习乎(chuán) 逾矩(jù)     学而不思则罔(máng) C.好之者(hào)        论语(lún)   思而不学则殆(dài) D.为人谋(wéi)        曾子(zēng) 乐之者(l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B.春天的菏泽是一个牡丹花姹紫嫣红、游客如织的好地方。 C.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新冠病毒不再扩散。 D.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②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③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④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⑤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⑥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A.⑥①④⑤③② B.③①⑥②⑤④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⑤③⑥①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思想的成长、能力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成长。 B.能不能有效控制流感疫情,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 C.5G网络通信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 D.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次北固山下》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节选自周怡《勉谕儿辈》)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可办粗饭几日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俭”是中华传统美德,【甲】【乙】两文中都以此劝勉后辈,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碑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也一一细细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豆芽般的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突出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此碑丰哉!丰碑千丈!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不过,有时是细看,有时只是扫那么一眼。然而,终因看的次数数也数不清了,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现,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一个泉,叫作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儿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静寂,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着门找人,也该找到了。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齐声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多么恢宏的一片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都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却是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得懂。读碑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么? 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因为人生道路的漫长,口袋里的什么东西丢了,也发现不了;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文章大半部分写作者“读”的两座碑,他分别“读”到了什么?他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________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竞发现,我并没有读懂!”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________ 3.作者“读碑”,最后读懂了哪些内容?________ 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衰败、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夕阳西下”一句,照应前面的“昏鸦”,点明了思乡的时间。 C.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意象是枯藤、老树、古道。 D.这首小令仅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是否与整首曲中满目萧瑟的秋景相矛盾?为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写最能展现你的文笔。请根据下面句子内容与结构的特点,在横线上进行仿写。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          ;秋天像成熟的中年人,稳健自信,它收获着;冬天像个慈蔼的老人,静默有声,它蓄积着。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一个企业家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你观察过一个正在凿石的石匠吗?他在石块的同一位置上恐怕已经敲过了一百次,却丝毫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就在那一百零一次的时候,石头突然裂成了两块。并不是这第一百零一下使石头裂开,而是先前敲的那一百下。”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者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