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十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第十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Si晶体,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C、食醋可去除水垢,NH4Cl溶液可去除铁锈 D、SO2和NO2都能使雨水的pH < 5.6,造成酸雨 参考答案: B 略 2. 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可能是下列的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酸性溶液Na+、K+、MnO4-、Br-      B  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  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  碱性溶液Ba2+、Na+、CO32-、Cl- 参考答案: 答案:C 4. 实验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D.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参考答案: D 略 5. X、Y是周期表前二十号元素 ,已知X、Y之间原子序数相差3 ,X、Y能形成化合物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Y处于同一周期,则化合物M不可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晶体 B.若X的单质常温下是气体,则Y的单质常温下也是气体   C.若X、Y两元素周期数差1,则属于离子化合物的M只有四种   D.若M属于离子晶体,则其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参考答案: D 略 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36g镁在足量的氮气中完全燃烧共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3NA D.1 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 KOH和Al2(SO4)3    B. 稀H2SO4和NaHCO3 C. CaCl2和Na2CO3    D. Ba(OH)2和NaHSO4 参考答案: A A.KOH和Al2(SO4)3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将KOH滴加到Al2(SO4)3中,先生成沉淀,后溶解,将Al2(SO4)3滴加到KOH中,先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二者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无论是稀H2SO4滴加到NaHCO3中,还是NaHCO3滴加到稀H2SO4中,都产生气体,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无论是CaCl2滴加到Na2CO3中,还是Na2CO3滴加到CaCl2中,都产生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 D.无论是Ba(OH)2滴加到NaHSO4中,还是NaHSO4滴加到Ba(OH)2中,都产生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不加任何试剂的鉴别,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氢氧化钠 D.反应2CO(g) =2C(s) + O2(g)  H>0可以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 A 略 10. (12分)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Ag+、Mg2+、Al3+、NH、Fe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Br-、I-、CO、AlO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1)探究一: 甲同学取一定量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氢氧  化钠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 ______,其对应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 乙同学检测到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5.6 L 11.2 L 22.4 L n (Cl-) 2.5 mol 3.0 mol 4.0 mol n (Br-) 3.0 mol 2.8 mol 1.8 mol n (I-) x mol 0 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5.6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H+、NH、Al3+ ; 2:3:1  ; CO、AlO         ②Al(OH)3+OH      AlO+2H2O    (2)Cl2+2I       I2+2Cl;  10:15:4         (每空2分) 略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益,科研中最有开发价值的是(   )。 (A)寻求H2的新来源                (B)研制耐高温高压的新材料合成塔 (C)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D)研制高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略 12. 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 (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参考答案: B 略 13. 如右图,电解用粗盐(含Mg2+、Ca2+、SO42ˉ等杂质)配制的食盐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电解池的阳极 B.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a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出现 D.b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 参考答案: C 略 14. 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它比Y原子多2个电子。Z与X、Z与Y都能形成10电子的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Y>Z     B.分子组成为Y5Z12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C.1.5molX2与2molY恰好完全反应时,可得到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氧化物     D.实验室用Z2X2为原料可以制备X2,每转移2mol电子,得到22.4LX2 参考答案: C 略 2.40g A和0.9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2.24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A.17g/mol                    B.28g/mol            C.32g/mol                  D.44g/mol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⑦的目的是                                                       (5)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参考答案: (1)样品重,砝码轻  (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 (3)偏高    (4)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5)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a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参考答案: (1)CuSO4·H2O;(2)CuSO4CuO+SO3↑、CuSO4·5H2O、102℃; (3)Cu+2H2SO4CuSO4+2H2O+SO2↑ (4)2.2×10-8、0.2 (1)0.80gCuSO4·5H2O中含有CuSO4的质量为。由图像可知当温度升高到102℃是时CuSO4·5H2O开始部分脱水,在113℃~258℃时剩余固体质量为0.57g,根据原子守恒可计算出此时对应的化学式,设化学式为CuSO4·nH2O,则有 ,解得n=1,所以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2)由图像可知当温度超过258℃时,剩余物质恰好是CuSO4,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CuO+SO3↑;CuO溶于硫酸生成CuSO4,结晶析出生成胆矾即CuSO4·5H2O;由图像可知CuSO4·5H2O存在的最高温度是102℃; (3)SO3溶于水生成硫酸,浓硫酸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