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宁国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校补(jiào)       揩油(kāi)          臂膀(bèi)        铁杆(gān) B.菩萨(sà)          门框(kuàng)       派遣(qián)       挪动(nuó) C.鞠躬(jū)          招揽(lǎn)          沉淀(diàn)       挣扎(zhá) D.红晕(yūn)        炼钢(liàn)        紧绷(bēng)       赤裸(luǒ) 2、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紧绷(bēng)          负荷(hè)             舷窗(xuán)          千均重负 B.红晕(yùn)            轮廓(kuò)            俯瞰(kān)            五脏六腑 C.遨游(áo)             炽热(zhì)             严谨(jǐn)            奈人寻味 D.稠密(chóu)          烧灼(zhuó)          模拟(mó)             惊心动魄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B.你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了,这项活动你不适宜参加。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拐”斗争,抓捕了很多犯罪分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 (3)香远益清(      )(4)宜乎众矣(      ) 2.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 B.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也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明作者不追逐功名富贵,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句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4.莲是周敦颐心中的君子,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分析张衡是否也是如莲一般的君子? 衡少善属文,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①。时天下承平②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③侈。衡乃拟班固《两都》④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⑤召不应。 (选自《后汉书·张衡传》,有删减) 注释:①俗人,指世俗之人。②承平:太平。③逾:过度。④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⑤累:多次。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惊涛澎湃,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结成九曲连环;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从你这儿发源;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3.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4.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 5.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念天地之悠悠”这句诗营造了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两个“不见”,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空中,恼人的乌云不期而至,阳光没有因此停止脚步,而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灿然绚丽了。这一刻,让我们震撼、深思、联想…… 请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