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重难点整理

举报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重难点整理(修改版) 重点概括(个人认为): 按照地域划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其中欧美文学按照时间划分是十九世纪中期、十九世纪后期、二十 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和二十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本讲义按照时间进行排列,认为存在三大考 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日本文学。 十九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条件及艺术思想特征)、△巴尔扎克(《高老头》、《人间喜剧》)、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系列作品:“小人物”、“多余人”、“新人”;作家(思想艺术特色、 作品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果戈里、普希金、屠格涅夫) 十九世纪后期(除现实主义之外):名词解释/作品填空/简答艺术特征: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左 拉“自然主义”的内涵、名解:梅塘集团(个人认为此名解价值不大))、波德莱尔(此人在当地名望和文 学地位极高,需记其《恶之花》的文学地位)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名称(填空)、思想艺术特点、各国成就及作家作品(英、德、▲美:迷 惘的一代(海明威)、法:罗曼罗兰(《约翰 ·克里斯多夫》)、★苏联:《静静的顿河》)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填空/名解/简述/论述:流派名称、各流派艺术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卡夫卡)、意识流(《尤利西斯》)、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魔幻 现实主义(《百年孤独》、拉美社会现实成因)、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萨特(情景剧) ★★日本文学:《源氏物语》、川端康成、泰戈尔(暂仅此) 具体如下: 一 .名词解释 19世纪前期 批判现实主义: 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发展成 为具有全欧性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 中的流露和反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其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它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家及作品: 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 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作家对他们给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他们批判沙皇制度。代表作 家及作品: 普希金《驿站长》、果戈里《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其中的小人物形象分别是维林 亚卡基耶维奇、杰符什金。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但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不愿 与贵族同流合污,也不远与农民站在一起,最后沦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他们最大的弱点在于脱离人民 群众。著名的“多余人”形象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毕巧林、屠格 涅夫《罗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的奥勃洛摩夫 新人:19世纪50、60年代,在俄国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所取代,文学 中的“新人”形象则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是指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受过 教育的代表。他们不是贵族,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 屠格涅夫《前夜》 《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等许多作品塑造了“新人”形象。 自然派: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果戈里是自然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 《钦差大臣》。 名称 的来源是,反动文人攻击果戈里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现实的“诽谤”,于是轻蔑称其“自然派”。别 林斯基总结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人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反映人 民的疾苦。经过普希金、果戈里的创作实践和别林斯基的理论总结与阐述,自然派——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于19世纪40年代取得完全胜利。 复调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大特色。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时关注人物的多面性,同时强调每个人 物都有自己的声音。 作者、叙述者、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是相对独立的,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以自己的 思想去跟对方对话,形成“众声喧唱”的效果。 (并非特别重要/了解以备不时)卡拉马佐夫气质: 这个词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作品 中刻画了一群卡拉马佐夫家庭成员们在社会大动荡大转折面前,表现出悲观失望、道德沮丧、情欲横流, 反映出了一部分俄国贵族阶级在农奴制分崩离析和资本主义长足发展的状况下,找不到出路,悲观厌世, 无可奈何而自甘堕落,他们的性格有极大的时代典型性,因而称为“卡拉马佐夫气质”。 托尔斯泰主义: 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外,还热切地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 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等观点——一种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即“托尔 斯泰主义”。其代表作品有 《童年》《少年》《青年》《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心灵辩证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技巧时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它概括了托尔斯泰心 理描写的根本特征:注重描写心理过程本身,展示人物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 突。通过表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和斗争,展现其辩证的发展过程。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塑造聂赫 留朵夫则熟练地运用了“心灵辩证法”。 含泪的笑: 果戈里在 《旧式地主》和《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 中 ,讽剌了宗法制庄园地主生活的空虚无聊、 庸俗腐朽。别林斯基讲果戈里这种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称为“含泪的笑”。它以喜剧形式写悲剧内容,发掘 生活中可悲而又可笑的事加以夸张,进行讽刺、揭露,在嘲笑、批判的背后,包含作者对社会人生丑恶庸 俗而感到的悲哀。它令作品开始引人发笑但最后却催人泪下。 19世纪后期: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以左拉为主要代表的文学流派。它的创作倾向是“按照事物本来的 样子去摹仿”。 一方面排斥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 的典型概括。它兴起于法国,然后波及了欧洲等一些国家,并影响了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代表作家及 作品有左拉的《娜娜》、《小酒店》、龚古尔兄弟的《热曼尼拉塞德》、霍普特曼《日出之前》 梅塘集团: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个团体。左拉拥有一栋梅塘别墅,于此文人常常集会。他们共同以普法 战争为背景创作小说,并以《梅塘晚会》为名集结出版,由此被命名“梅塘集团”,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 其中莫泊桑凭借书中的《羊脂球》 一举成名。80年代中期,梅塘集团解体, 由此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 唯美主义: 19世纪欧洲一种强调艺术独立性的文艺思潮,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反对“为人生而艺术”。 唯美主义主张艺术的本身就是目的,否定文学的功利性、倾向性、思想性,并否认理性认识对文艺的作用。 它的兴起是对文艺纯洁性、独立性的自觉追求,拓展了美的领域和艺术表现范围,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代表作家及作品: 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童话故事《快乐王子集》。 象征主义文学: 19世纪最后一个文学流派,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 种文学形式。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特点是化丑为美、丑中见美,注重挖掘人物的 精神世界,追求诗歌的音乐美。代表作品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一战之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到 了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代表作家及作品是艾略特的《荒原》,其特征是用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 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人极为复杂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相较于前期象征主义更趋向于哲理化和神秘化。 20世纪: (除苏联《静静的顿河》外,其余内容在课上皆以PPT 迅速带过,故而非背诵重心。然海明威于美国文学 有特殊意义,遂需留心。) 迷惘的一代:20世纪初首次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领域,这一名称出自英国女作家斯坦因的“你们都是迷 惘的一代”,其基本特征是:厌战、迷惘、思考、创新。该派作家大多参加过一战,饱受战争创伤,普遍拥 有被欺骗、被出卖的感觉。他们蔑视传统的道德观念,但又找不到生活的准则和精神支柱。他们的作品主 要描写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创伤。代表作家作品: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菲茨杰拉 德《大亨小传》、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垮掉的一代: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当时美国国内高压的政治空气使许多青年感到 压抑, 陷入了精神危机,他们以放纵、堕落的生活方式反抗社会,于是形成“反主流文化”运动。代表作 家及作品: 金斯堡《嚎叫》、凯鲁亚克《在路上》。进入60年代后,“垮掉的一代”被称为“嬉皮士”,继续 反抗美国的资产阶级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冰山”原则: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出的一种创作原则。它是指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浓缩过的思 想内涵,用冷静客观的白描手法再现人物的行动,省去了对人物思想感情的间接描绘和形容,从而获得一 种言外之意、趣外之旨,是电报式文稿。(放在名词解释里未免太简单,极有可能在填空,因此名解重心非 此。) “硬汉”形象: 海明威在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描写一些拳师、斗牛士、猎人,他在这些来自下 层的人物身上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难困 苦的逆境中,他们都保持着人的尊严和勇气。《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就是“硬汉”形象的代表。(同上) 以下现代派文学流派是重中之重,名解与简述有极大可能,需重点记忆 后期象征主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文学流派。产生于19世纪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称为前期象征主义。到了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潮流,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主要的艺术特 点是用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等手法,表现人极为复杂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较于前期象征主 义更趋向于哲理化和神秘化。 表现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后来作为文学流派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 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反传统性质的现代主义流派。它涉及绘画、诗歌、音乐、小说、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 该流派强调突出外在表象并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运用面具,注重抽象变形、真幻错杂,使用 象征和荒诞的手法。代表作家作品: 卡夫卡《城堡》、《变形记》 意识流文学: 起源于20世纪初并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流派。其特征是不注重外部环境 的描写、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续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状态。它打破了传统小说按情 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的制约,时空跳跃、多变,多用自由联 想、内心独白、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被现代小说广泛运用。意识流文学的奠基人是普鲁斯特。 代表作家及作品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到灯塔去》、福克纳《喧哗与 骚动》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苏波等。 他们都是一些激进的小资产阶级分子,不满于资本主义现实,要求改革现存的社会制度。同时他们又具有 虚无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超现实主义作家认为:文学不应是再现现实,而要表现“超现实”,即由 梦幻和现实转化生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他们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 写事情的巧合,并提出“自动写作法”作为表现上述内容的创作方法。后由于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分歧于 30年代末期走向分裂。代表作品有布勒东的《娜佳》、阿拉贡的《共产党人》 未来主义: 兴起于意大利于20世纪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