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脚镣(liào)       眩光(xuàn)       木梗(gěng)       徘徊(pái huái) B.脾腉(pì nì)     伫立(chù)        波澜(lán)          污秽(huì) C.虐待(nüè)       玄衣(xuán)       稽首(jī)            播弄(nòng) D.雷霆(tíng)       迸射(bìng)       驰骋(chěng)     犀利(x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息万变       心旷神怡       唯妙唯肖 B.珠两悉称       轻描淡写       马鸣风萧 C.包罗尽致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 D.闲情逸至       目不忍睹       丝毫不爽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B.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抒发了他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绕城公路建设中的张家界市,全长29.72公里,连接城区南面和西面,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中国乒乓球队在第54届世乒赛中夺得4枚金牌,关键在于每个运动员是否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1)同予者何人(         )          (2)濯清涟而不妖(         )      (3)可爱者甚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写莲的形象和品格,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以莲自喻,先抒情后议论。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C.文章的第二段,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进行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之又少啊! D.本文和《陋室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描写莲花的形象,表达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刘禹锡阐述“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⑤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⑥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⑦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⑧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材料二】 【材料三】 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②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重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iPod或手机,他们需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更接近6分。二者的区别细微却不容忽视,就像从C到D。 ③从事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因此,老师在上课时适当板书,有助于学生记忆。 B.朗读之所以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是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C.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但并不是对所有情况适用。 D.记忆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材料三主要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三则材料,你认为要怎样才能保持更长久的记忆? 3.根据材料二,得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4.材料三第②段中,举了两组受试者参观教堂后测试记忆力的实验,这两组受试者在参观时的任务有何不同?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 5.现在有8个词语:后座、麻雀、呼呼、傍晚、爸爸、学校、宠溺、回头。请你根据材料相关知识,说说要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记住这8个词语?并写出这么做的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然后谈谈自己欣赏后的体会。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