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这样驱遣(qiǎn)着想象来看,这一副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B.不作刻板的记载(zǎi),而作想象的按排。 C.它们苟(gǒu)安,怕事,只想躲辟暴风雨。 D.文字是--道桥梁。这边的桥堍(tù)站着读者,那的桥堍站着作者。 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详(xiáng)        叱咤(chà)                 商酌(zhuó)            飞皇腾达 B.譬(bì)如             阔绰(chuò)               妥帖(tiē)               不可明状 C.魁梧(wú)            侥幸(jiǎo)                 装潢(huáng)            屏气凝神 D.张皇(huáng)            恭维(wěi)             濒(bīn)临               与日具增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雕梁画栋,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 B.这样的事,有如大海捞针,你另请高明好了,我完全可以处理。 C.在他的骂骂咧咧声中,车内犯人们依次下了车。 D.自轩辕黄帝始,轩辕皇族统治中华大地,赫赫扬扬历经数载,国力强盛、政治安定、四海升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紫藤罗瀑布》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长河中的坎珂与艰辛。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D.《民法典(草案)》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 秋思》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之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进而指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非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乙】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①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②木而涂③之鼠因往托④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及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⑤,腹而有之⑥,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社:土地庙,这里指社庙。②束:聚集,这里指建构。③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④托:栖居。⑥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意。⑥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1.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孰视之/不诛之则乱 B.客从外来/外则卖权重于百姓 C.治国何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徐公何能及君也/及国亦有焉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 社 束 木 而 涂 之 鼠 因 往 托 焉。 4.乙文社鼠式的人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 甲文邹忌身边也有社鼠式的人物,请简述其危害。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3.给第④段空缺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内容连贯。 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       ) (2)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       ) (3)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 (4)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 七、作文(共40分) 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