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武夷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郝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à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赘             臂如             如释重负 B.朦胧             简陋             晶莹惕透 C.竹篾             修茸             悲天悯人 D.锲约             循环             颠沛流离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具备高强度、高柔性、高透光性、高导电导热性等特性,石墨烯一经发现,便高度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B.2019北京世园会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展活动。 C.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等一系列行动,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D.全国安全生产局面虽然总体稳定向好,而且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一诗。 ①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识木兰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读木兰 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3.悟忠孝 链接材料一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链接材料二 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入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郭镇有庙存,盖其故家云。 (选自: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 任务一: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和它意思相同的一项。 (1)及还家,释其戎服(      ) A.及鲁肃过寻阳                      B.风马牛不相及 (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精益求精 任务三:话说巾帼不让须眉,课文《木兰诗》中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点明了主旨,请在链接材料一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结合该句子分析材料一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请结合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隙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②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水和豆浆水,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③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④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⑤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父亲曾摸着其中一块的那个小凹惊异地说:“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 ⑥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 ⑦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于是,父亲和我们就在新台阶上进进出出。搬进新屋的那天,我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再从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亲叮嘱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 (选自《台阶》) 1.从选文对父亲四件事的描写中,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先填写空白处,再回答问题) ①起早踏黄泥,②_________,③撬石板闪腰,④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末尾划线句表现出“父亲”性情的什么特点? 3.简述父亲最能打动人的某个举动及自己的感受(第五段划线句不得再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 玉笛:__________ 折柳:__________________ 故园:______________ 闻:____________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叶圣陶,原名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童话集《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你们班一定有很多“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物;或是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内容具体,文从字顺,有真情实感;③卷面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