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兴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农谚(yàn)     迁徙(xǐ)       销声匿迹(nì) B.腐蚀(shí)     缄默(xián)   两栖(qī)       风雪载途(zài) C.褶皱(zhě)     咀嚼(jué)     雾霭(ǎi)       追本溯源(sù) D.凋零(diāo)   瑕疵(cī)       狩猎(shòu)   草长莺飞(zhǎ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历害   心窝   呼唤   红旗飘飘 B.羊羔    革命    脚步    天南海北 C.浪花    发展    高潮    鸡毛信 D.欢喜    窗花    头顶    杨家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选文内容依次默写。 蒹葭(节选)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使/老有/所终 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故人/不独/亲其亲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A.其此之谓乎 B.弗食,不知其旨也 C.其真无马邪 D.其真不知马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道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章中“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斗争,使社会和平安定。 C.本文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排比句,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 D.文章中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男有分,女有归。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保尔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松林跟前,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在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老监狱,它用高高的尖头木栅栏和松林隔开,而它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的绞架下被绞死的。他在原来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那里。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枫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荫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从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就在这地方,他的同志们英勇就义,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那些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地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文段的内容。 2.文段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3.选文表达了保尔怎样的思想?认真品读反映保尔思想的这几段话,你有怎样的启示或感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中诗人描写了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达了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愿望。 B.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全诗先抒情,再叙事,后议论,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 C.诗中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D.诗歌的语言很朴实,句式上错落有致。 2.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述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