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中伤(zhōng)       压榨(zhà)          舍身求法(shě)       孜孜不倦(zhī) B.遁词(dùn)          折扣(zhé)          前仆后继(pū)        求神拜佛(fó) C.停滞(zhì)          创意(chuàng)     持之以恒(hén)       行之有效(xíng) D.豢养(huàn)        汲取(jí)            埋头苦干(mái)       东山樵夫(jiāo)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故又称“桂榜”。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青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对光阴荏苒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 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C.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一同学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换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B.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填空 (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诗人借用典故来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写) (7)苏轼《水调歌头》中,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汲黯传(节选) 司马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③,持节④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⑤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有删改) 【注】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便宜:灵活处置。④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⑤矫制:假传圣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前人之述备矣                  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国怀乡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孝景帝崩                      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句:多会于此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北冥有鱼》) B.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C.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上使黯往视之。 4.古仁人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之心,乙文中汲黯的什么行为恰好体现了这一点?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节选) 鲁迅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④“阿!闰土哥,——你来了?……” ⑤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⑦“老爷!……” ⑧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⑨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⑩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⑪“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⑫“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⑬“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⑭“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⑮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⑯“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⑰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⑱“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⑲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⑳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㉑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1.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第⑦段“老爷!……”独立成段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1)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4.借助选文第⑱段闰土与“我”对话时的省略号,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5.选文除了在第②段中将记忆中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还有几处也运用了对比,试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②阑干③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②星斗:特指北斗星;③阑干:横斜的样子。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甲】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商山早行》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B.《早行》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从“露侵驼褐晓寒轻”看出清早露侵驼褐、寒意袭人的特点,写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C.“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炼字很妙,“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的暗,以显出行之早。 D.“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