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邵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澄澈(chè) 崛起(jué) B.掺和(chān)绵延(mián)泥捏(niè) C.灵敏(mǐn) 寂寞(jì)   幽光(yōu) D.蓬勃(bó)   揉团(rú)   踪迹(zō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御聘            瞟缈            愚蠢            孤苦伶仃 B.贮立            赠送            倏地            迫不及待 C.斑蝥            灌溉            臃肿            见异思迁 D.流淌            狭溢            长喙            一尘不染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的80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头族”,“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B.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 C.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 D.“5G+医疗”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破阵子》) (2)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十则》) (4)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 。(《论语 述而》) (5)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散播芬芳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当时农民劳动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公欣然曰       欣然接受 B.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C.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 D.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太丘舍去 ②元方入门不顾 ③俄而雪骤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理解,有问题的一项是(       ) [甲]友人惭,下车引之。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理解:客人由“怒”转“惭”,并且下车来拉元方以示歉意,说明客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儿子和女儿们谈诗论文。 理解:“内集”“讲论文义”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而又文雅的家庭气氛。 [丙]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理解:把“白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从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 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 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准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1.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阅读划线一联,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下列说法中,对本诗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暗含诗人身虽在江南,而神驰故里,故匆匆赶路,急于归家之情。 B.颔联写景的观察立足点在船上,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乐观昂扬的情感。 C.明代著名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颈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以“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写出了时序交替、匆匆不可待之感。 D.尾联用“雁足传书”的故事紧承前三联,使全诗笼罩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3.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抒发的情感不太一致的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C.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以在潮起时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会海的静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________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