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fú) B.拂乱(bì)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C.域民(yù)          百里奚(xī)        富贵不能淫(yín) D.傅说(shuō)       衡于虑(lǜ)        空乏其身(fá)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笨拙     题纲     甘败下风     铤而走险 B.粗旷     吞噬     怨天尤人     谈笑风生 C.伎俩     玷污     虎视眈眈     仗义执言 D.颠覆     针砭     前扑后继     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也日益延长。 ②人的成长是一件奢侈的事。 ③漫长的学生时代,属于社会对人的昂贵的投资期。 ④人的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也最长。 ⑤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的孕育期最长。 ⑥人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一件作品,成长岁月的奢侈,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件珍品。 A.⑥③⑤①④② B.②⑤④①③⑥ C.②⑤①④③⑥ D.⑥⑤④①③②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④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__________,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⑥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默写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无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管夷无举于士(            ) (2)曾益其所不能(              ) (3)行拂乱其所为(            ) (4)而后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结尾,作者由个人成才上升到国家治理,是从正面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孟子认为,身处困境只是个人成才的客观条件,还要主观上奋起才能最终成才。 C.《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本文开篇列举先贤故事的语句就有此特征。 D.文章将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说理有力。 4.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探究司马迁最终能彪炳千古,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链接材料】 仆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③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④,通⑤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⑥,虽万被戮⑦,岂有悔哉?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②究天人之际:研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③草创:开始创立或创办。④其人:指那些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⑤通:通达。⑥责:同“债”,负欠。⑦戮:杀。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友人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自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选文第②段交代了家中的光景,有何作用? 2.请赏析选文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选文第⑤段中两个加点词“聪明”的含义和作用应如何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①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________”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_______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抵万金”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家书的珍贵。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课文相关内容,把对联缺少的一个字补出来: 朱德卫国保民忆慈母   鲁迅弃医从文____恩师 七、作文(共40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这样的美景如何在我们笔下写活呢?请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