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派遣(qiǎn)       热忱(chén)       纯粹(cuì) B.担子(dàn)        狭隘(yì)          拈轻怕重(niān) C.殉职(xùn)        教训(xùn)        延安(yán) D.殖民(zhí)          鄙薄(bǐ)          见异思迁(qiān)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的响着。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音夺得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去年,这里发生了大约里氏7.0级左右的地震。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渔任务。 D.为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奎文分局举行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⑴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⑷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⑸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⑹初中三年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激励同学,希望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_____”表达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①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③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是:这。②焉:哪里。③会:会面,会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太丘舍去(     )                     ②相委而去(     ) ③入门不顾(     ) ④天雨(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②乃往,身自罢之。 3.甲文中“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2.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 “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写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鹤洲”展现的画面。 2.赏析《次北固山下》划线的句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学常识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国籍)文学家_______。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他曾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原名谢婉莹。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________________〉〉等。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你喜欢的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提示:读后感一般由“引议联结”四部分组成。引,简要引述原文内容,尤其是要对材料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要介绍。议,就原文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写作特点等谈感受,要集中力量谈自己感触最深,能有话可说的某个方面来写。联,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做深入的议论,避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更宜避免牵强附会。结,总结全文。以上四部分中,“议”和“联”是重点,是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