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 1.下列著作,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论语》 B.《战国策》 C.《资治通鉴》 D.《史记》 2.《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慨功业未成,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满招损,谦得益”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4.《苦恼》中写马儿挨了鞭子、姚纳挨了脖儿拐,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类比 C.铺垫 D.象征 5. 《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 B.郑武公 C.郑庄公 D.共叔段 6. 下列有关“量子棘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无有向电压的电子设备可使电子定向分流 B.具有转圈、上下乃至爬坡等多种电子运动形式 C.通过特定信号控制电子的流向以完成有用运动 D.将促进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 B.《战国策》 C.《后汉书》 D.《史记》 8. 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元杂剧 B.明杂剧 C.说唱文学 D.传奇 9.第 10 题 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0.“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夸张、拟人 B.比喻、用典、夸张 C.夸张、拟人、比喻 D.用典、拟人、比喻 11.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 ;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12.《炉中煤》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A.《星空》 B.《瓶》 C.《女神》 D.《新华集》 13.我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史”的是的诗歌? (  ) A.A.李白 B.屈原 C.自居易 D.杜甫 14.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A.刘郎 B.季鹰 C.江南游子 D.桓温 15.《战国策》的整理编定者是 A.刘向 B.左丘明 C.司马迁 D.战国史官 二、填空题(10题) 16.1921 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 《__________》 17. 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 "末"指的是_________ 。 18.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19."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20. 《米龙老爹》作者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________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21. ______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22. 《席方平》的作者是___。 23.冯梦龙“三言” 《 ___________》、《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 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4. ______散文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25.《红楼梦》原名《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 26.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 27.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 28.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月牙儿》等。 ( ) 29.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 30.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 31.(二)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4~26小题: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请将“以为李广老,数奇”译为现代汉语。 3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3.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3题) 34. 第 35 题 据此看,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5. 根据文意,概括出对待“风”的正确做法。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处理“社会矛盾”的一些看法。 36. 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1题) 37. 写作题目:学会认输 要求:A 文体不限;B 不能少于600字;C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2.D 3.B作者通过记述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经过,阐明了“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从而告诫当朝者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误国。 4.B《苦恼》中用类比的方法写了姚纳的悲惨处境,通过马挨鞭子和姚纳挨脖儿拐的类比,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表现了人的处境像牲畜一样的社会现实。 5.D 6.B 7.D 本题考查了史学著作的体例。 A项是编年体史书,B项是国别体史书,C项是纪传体断代史。 8.A 9.C 10.B“但得一个并头莲”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崔莺莺和张生比喻成一朵“并头莲”;“蜗角虚名”这个典故语出苏轼《满庭芳》词;“泪添九曲黄河溢”运用的是夸张手法。 11.C 12.C 13.D 14.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古诗词的理解。 【应试指导】辛弃疾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但因为金人南犯,宋朝统治者腐败无能无力抵抗,不得不在江南过着离乡背井的漂泊生活,故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江南游子”。 15.A 16.女神 17.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18.舒庆春;舍予 19.陈情表 20.批判现实批判现实 21.王昌龄 22.蒲松龄蒲松龄 23.喻世明言 24.王安石 25.石头记 26.Y 27.N 28.N 29.Y 30.N 31.认为李广年纪老了,命运不好。 32.从逻辑角度说,是类比法、对比法;从修辞角度说,是引证法。 33.谬论是“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驳论方法是驳斥论据。论证方法是类比论证。 34.抒发了诗人对昔日在康桥那段生活眷恋、忧郁和落寞的情感。 35.严加管束(或把风约束在天地之间)给予一定的活动自由(或对风的活动不加阻挠)即使酿成风暴也不必惊慌。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对待社会矛盾不能采取压制的方式而应该让它有适度释放的机会否则将会酿成社会的动乱。但对待社会矛盾又不能让它一味的释放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控制否则后果也将不堪没想。对待激化了的矛盾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任何矛盾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严加管束(或把风约束在天地之间),给予一定的活动自由(或对风的活动不加阻挠),即使酿成风暴,也不必惊慌。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对待社会矛盾,不能采取压制的方式,而应该让它有适度释放的机会,否则,将会酿成社会的动乱。但对待社会矛盾,又不能让它一味的释放,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控制,否则后果也将不堪没想。对待激化了的矛盾,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任何矛盾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 36.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3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