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离、提纯 高二化学同步优选备课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第一课时 分离 提纯新课导入进行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工厂生产和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粗品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利用有机化合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新课导入主要步骤分离、提纯波谱分析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除杂质定量分析确定元素组成及比例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结构分析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分子结构常用方法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实验目的分离 提纯化学方法:一般加入某种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物理方法: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分离、提纯有机物分离的常用物理方法蒸馏萃取分液重结晶分离提纯原则:不增分离提纯原则:不增 不减不减 易分离易分离 易恢复易恢复分离 提纯蒸馏蒸馏适用范围液体混合物 有机物热稳定性较高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原理利用沸点差异 蒸馏装置二氯甲烷(40)三氯甲烷(62)四氯化碳(77)分离 提纯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沸石、温度计、导管、冷凝管、橡胶管、牛角管、锥形瓶主要仪器用品注意二者的区别蒸馏时用直形冷凝管蒸馏时用直形冷凝管蒸馏蒸馏分离 提纯蒸馏蒸馏注意事项加热时应垫石棉网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2/3温度计水银球的部位(蒸馏烧瓶支管处)进出水方向(下进上出)用锥形瓶收集馏分由下到上分离 提纯萃取萃取萃取类型原理萃取剂的选择依据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反应固液萃取液液萃取利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分离 提纯萃取萃取萃取装置主要仪器用品铁架台(带铁圈)、分液漏斗(梨形)、烧杯常用萃取剂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苯(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等分离 提纯萃取萃取液-液萃取这里是打开的哦 但是!放完下层及时关掉!分离 提纯萃取萃取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主要实验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分离 提纯萃取萃取萃取分液萃取分液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234加萃取剂,充分振荡静置分层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将下层液体放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学科网原创分离 提纯萃取萃取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振荡时双手托住分液漏斗,右手按住玻璃塞,平放,用力振荡(振荡后注意放气)振荡后,使玻璃塞凹槽和小孔对齐,静置分层分液时,记住下层的为密度大的液体,从下面放出.上层的为密度相对小的液体,从上面倒出.分离 提纯重结晶重结晶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杂质除去适用范围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提纯原理 溶剂要求重结晶要选择适当的溶剂重结晶所得的晶体纯度不能达到要求,可以再次进行重结晶以提高产物的纯度 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者很大,易于除去 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高高温时,溶解度大,低温时,溶解度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温时,溶解度大,低温时,溶解度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分离 提纯重结晶重结晶玻璃棒、烧杯、石棉网、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漏斗步骤注意事项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的损失,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降温时应慢慢冷却,不能骤冷,否则形成的结晶会吸附更多的杂质仪器 热溶解热过滤结晶分离结晶分离 提纯重结晶重结晶结晶方法 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如KNO3蒸发法:蒸发溶剂,析出溶质。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例如NaCl分离 提纯重结晶重结晶苯甲酸的提纯 资料卡:1、苯甲酸为无色晶体。2、熔点122,沸点249。3、微溶于水(溶解度见下表),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温度/255075水中溶解度/g0.340.852.2某粗苯甲酸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提纯苯甲酸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分离 提纯重结晶重结晶苯甲酸的提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观察粗苯甲酸样品(含少量氯化钠和泥沙)的状态将1 g粗苯甲酸放入100 mL烧杯,加入50 mL蒸馏水。加热,搅拌,使粗苯甲酸充分溶解使用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至另一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待滤液完全冷却后滤出晶体,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将晶体铺在干燥的滤纸上,晾干后称其质量土黄色固体加热前有大量晶体存在,加热后,晶体消失,溶液变浑浊有大量无色晶体析出得到无色晶体分离 提纯重结晶重结晶苯甲酸的提纯 1 1、溶解粗苯甲酸时加热的作用是什么?、溶解粗苯甲酸时加热的作用是什么?2 2、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3 3、实验操作中多次使用了玻璃棒,分别起到哪些作用?、实验操作中多次使用了玻璃棒,分别起到哪些作用?4 4、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被除净?、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被除净?思考与讨论增大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高,苯甲酸不易析出溶解时加速溶解、过滤和洗涤时引流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氯化钠已经除净科学视野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从而分离得到了三种色素。茨维特将这种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命名为色谱法。25年后德国化学家库恩再分离、提纯胡萝卜素异构体和维生素结构中,应用色谱法,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此后,色谱法成为分离、提纯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方法。并发展出了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本节小结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