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案表格版

举报
资源描述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磁铁 1. 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是最新修订的科教版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共分为13课。第一单元为《磁铁》单元。包括七课内容,分别为《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磁铁的两极》《磁极与方向》《做一个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形成对磁铁较为全面的认识,指导学生将学习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并在观察磁铁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简易的指南针。 2.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①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观念既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具体观念,如对物质、能量、结构、功能、变化的认识;也包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如对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相对性、暂时性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包括科学观念在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②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探究实践: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体现在: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出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并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估;准确表达观点,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体现在:了解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针对实际需要明确问题,提出有创意的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筛选;实施 计划,利用工具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改迭代; 用自制的简单装置及实物模型验证或展示某些原理、现象和设想。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 ④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体现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有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严谨求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社会责任体现在:珍爱生命,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寻找发现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品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难点:生活中的电器中磁铁的应用;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磁铁性质的关系;提出关于磁铁后续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提出问题,信鸽能够从几千公里外顺利归巢,靠的是什么? 鸽子脑部有一个小磁体,依靠地球磁场来辨别方位。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磁铁。找一找,我们在什么地方发现过磁铁?磁铁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活动: 让学生预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磁铁。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讨论,小组代表或课代表回答。 活动意图: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环节二:(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课件出示图片,包括黑板贴、小磁钉、冰箱贴、门吸、磁性铅笔盒、磁性玩具、钓鱼玩具、玩具飞镖、车载手机装置、扬声器、指南针、防蚊门帘等。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能说出还有哪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磁铁呢?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有初步的了解。 有时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有磁铁或者有些磁铁可能隐藏在物体内部我们无法分辨时,该怎么办?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来检验。 目前比火车还快的车是什么车?你知道图上列车的名字吗? 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并观看磁悬浮列车视频,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列车和轨道上都有特殊的磁铁,利用磁极的相互作用,列车就悬浮在轨道上了。 简单介绍磁悬浮列车原理。磁悬浮列车是通过磁悬浮系统,把列车车身悬浮在轨道上,从而减小列车行驶时遇到的阻力。磁悬浮列车有两种不同的悬浮方法:一种是利用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的特点制成的,称为“磁吸式”;另种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特点制成的,称为“磁斥式”。磁悬浮系统中广为人知的是电动力悬浮,它在铁轨和火车上都有磁场,火车被这些磁场之间的斥力托举起来,而铁轨上有能够迅速关闭和打开的电磁铁,所以铁轨和火车的磁极能够推动火车前进。 磁悬浮实验 实验步骤: (1)把两个环形磁铁按照异极相对套在实验支柱上,观察实验现象。 (2)把两个环形磁铁按照同极相对套在实验支柱上,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放入第二个环形磁铁时,如果第二个环形磁铁朝下的磁极与第一个环形磁铁朝上的磁极相反,两个环形磁铁便会吸引在一起;如果第二个环形磁铁朝下的磁极与第一个环形磁铁朝上的磁极相同,两个环形磁铁便会相互排斥。 实验分析: 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第二个环形磁铁的北极与第个环形磁铁的北极互相排斥,产生了悬浮的效果。 实验结论: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很可能是磁极间同极相斥。 出示硬盘、磁条卡、磁带图片。 介绍硬盘、磁条卡、磁带等都含有许多极其微小的“磁铁”可以记录很多信息。用磁性材料或把物品涂上磁粉,可以记录一些信息,这是磁铁非常重要的一项应用。 总结磁铁的作用,磁铁具有吸住固定、指示方向,记录信息、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等特征。 我们研究了磁铁的哪些特点? 1.磁铁能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铁。 2.磁铁隔一段距离或隔一些薄的物体也能吸铁。 3.磁铁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性最强。 4.磁铁的磁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 5.磁铁能指示方向。 6.磁铁能记录信息。 我们还想研究磁铁的哪些问题? 关于磁铁我们还可以研究: 1.怎样增加和减小磁铁的磁力? 2.磁铁断裂后,磁极怎么变化? 3.如何消除小磁针的磁性? 教师活动: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继续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学生活动: 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来判断他们寻找的方法是否正确。 活动意图:知道利用磁铁的这些特点和性质可以设计和制作成各种物体,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 4.作业设计:想一想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哪些利用了磁铁间产生的吸引与排斥相互作用的性质,自己积累一下,下节课上分享。 1. 板书设计 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