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面料产业市场前瞻

举报
资源描述
毛绒面料产业市场前瞻 一、 纺织行业总体概况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总耗能占全国工业总耗能的5%,总体来看,多数纺织服装企业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先进节能减排装备采用率较低,行业节能减排整体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不论是染色、烘干、浆纱、印染都离不开蒸汽锅炉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纺织行业属于较具规模的工业门类,其对燃料的消耗较大,所以,选择低成本环保燃料是纺织厂家的选。蒸汽锅炉出汽品质对服装纺织厂染色和烘干后的产品质量有决定性作用,而纺织业对蒸汽锅炉燃料的消耗一般也比较大,所以国内外纺织厂选对蒸汽锅炉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纺织企业的纺织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人工成本和蒸汽锅炉的运行成本。 在纺织市场繁荣的今天,我国生产的棉布、呢绒、化纤、纺织品、服装等,产量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尤其是服装出口领域,始终独占鳌头。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迎来了更迅速的发展与更迅猛地崛起,成为全球纺织业最受关注、最受期待的国家之一,而纺织行业也不负众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纺织出口市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使得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始终保持在6.3以上。 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平均增长将有望突破3,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加速进步与成长的又一个契机,配额的取消,使得我国纺织类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与之一起增长的还有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将为我国纺织行业加速发展做好铺垫。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宏观背景下,国际市场份额扩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的限制措施层出不穷,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也在进一步加剧,使得我国纺织行业进入了更严峻的生存及发展时代,认清自身和认清未来发展形势至关重要。 二、 纺织行业发展概述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业诞生于五千多年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诞生了‘麻’和‘丝绸’这两种服装材料用于制作日常的服饰。 三、 互联网+开辟纺织新格局 在2015年两会,互联网+被写入基本国策,政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荐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在2016中国服装论坛•杭州峰会上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预言了互联网纺织的未来,他曾在多年前出版《失控》一书,预见了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趋势,当机器人取代了人工出现在纺织服装行业,未来,时尚不只是生产服装这么简单。他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分享、流动等介绍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互联网纺织大趋势。 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互联网+纺织将是改变纺织现状的一大创举,随着2年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互联网+B2B平台,其中不乏全球纺织网,阿里巴巴等老牌明星,也有链尚网,布联网,搜布等新兴平台。电子商务带给纺织行业的除了交易流程便捷,也是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将中国各地面料和服装厂的供需联合在了一起,从而解决传统的卖布难和找布烦问题。 四、 纺织行业壁垒 (一)纺织行业品牌壁垒 国际高端运动、休闲成衣品牌商在选择面料厂商时,对面料的产品质量、交货期、企业的环保生态、社会责任等均有着严格要求。高端品牌商通过多次试样生产来评定考核面料提供商,一旦确定合适的面料供应商后,通常会保持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高端面料市场独特的供货商考察体制使得一般的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客户的认可并积累大量客户资源。 (二)纺织行业管理壁垒 纺织企业的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运转操作、成本控制等经验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和运行特点,通过长期积累形成,新进企业短时间内难以获取相关经验。近年来纺织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整体增速放缓,传统扩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并不能给企业提供长期利润,且经营波动性增强,需要企业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正确判断并出具决策,只有经营时间较长、行业经验积累较多的企业才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趋势。 (三)纺织行业技术壁垒 坯布种类繁多、差异化较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染料、助剂性能和功能性差异较大,下游客户对纺织品面料染色和功能性需求各异,纺织企业需要根据坯布特点、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不断开发功能性和差别化的纺织技术。纺织企业根据行业流行趋势开发新型中高档差别化功能性面料时,对纺织产品功能性、品质稳定性以及行业前瞻能力要求较高,这要求纺织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能力,并坚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增加了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难度。 (四)纺织行业环保壁垒 我国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纺织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创新驱动和环保节能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纺织行业监管范围不断扩大,执法力度不断增强,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环保法、环保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大气排放标准的制定,新修订水排放标准的实施,淘汰纺织落后产能政策的推行,以及对出口产品生态安全性能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都推动纺织行业不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限制纺织行业新增产能的扩充,同时现有纺织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设施建设资金,承担更高的环保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 (五)纺织行业产业政策壁垒 为推动纺织行业,特别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废水治理和污染防治措施,限制重污染项目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对于新建或改建项目,国家在企业布局、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设置了较高的准入标准,如果无法满足相关条件,将难以获得土地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的审批,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 (六)纺织行业规模与资金壁垒 纺织行业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形成较大的规模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保证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形成较大的规模有利于其组织生产与供应链管理,从获取潜在客户商业机会,到实现大批量生产,再到产品交付给客户,时间要求往往较为紧迫,因此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规模化经营需要一定时间,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无法得到保证。而且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采购环节需要持有较多的流动资金以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在设备的采购、维护和更新方面也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企业规模与资金压力也是新进入企业需要面对的壁垒之一。 五、 中国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的影响 中国纺织行业对美国的影响甚大,在2009年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后,中国纺织品迅速涌入美国纺织品市场,配额取消影响的是美国、加勒比、安第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优惠制度,除非美国继续限制中国出口量和维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纺织品的进口关税,也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不得不运用纺织品中国特保措施和其他补救措施制约中国纺织品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往往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市场,却少有涉猎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着称的欧洲市场,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纺织品贸易歧视与限制将消除,取代的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为代表的绿色壁垒。现实状况是,国际绿色消费潮流在逐渐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绿色、生态等理念逐步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生态要求将成为下一个阻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国家市场份额的又一关卡。 有关于我国纺织品行业现状,将从行业发展背景、行业发展驱动力、行业发展方向、行业发展数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行业发展背景中,我国纺织行业在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持续到了2015年,当时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停滞、倒闭现象较为多见,虽然当时我国的纺织行业依旧拥有实力,但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整体不容乐观,需要在全新格局中找出更好的转型之路,这也是当前纺织行业的追求和目标。其次是行业发展驱动力,我国纺织行业主要为国际大企业和大品牌进行代加工,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危机对我国纺织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出口量的下降也导致行业发展驱动力由国际逐步转向国内成品销售,国内纺织品消费以服装业为主,其他产品市场有待开发。然后是行业发展方向上,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需求量会持上升趋势,也由此会加剧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导致没有竞争力、产品单一的传统中小企业被取缔,企业会逐步走向多元化,未来也将更依赖创新和品牌优势。最后,行业发展数据中,2012年中国生产量占世界纺织服装生产总量的50%,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50%,占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供应量的32%;2017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4919.55万吨,占世界比重超过70%,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287.81亿件,相当于为世界人口每人提供6.89件衣服;2020年纺织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依旧达到了45191亿元,利润总额有2065亿元,纺织品服装出口2912亿元,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六、 纺织行业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纺织行业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行业上游包括棉花、化纤、皮革等原材料,下游包括品牌服饰商、商超、外贸商等。 棉花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外棉花供给压力均在高位,棉价或将持续向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棉花产量达573万吨,较2020年减少18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