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源系统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气源系统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一、 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 压力容器制造业属于装备制造业。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近年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要求加快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压力容器行业的未来发展。据北京欧立信资讯中心调研数据,2026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028亿元。高压气瓶作为压力容器的细分品种,细分市场规模较难统计,由于应用领域广泛,其需求与下游各行业制造需求驱动息息相关,主要包括民用领域。 二、 压力容器行业发展背景 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受我国装备制造业方面规划政策的影响;同时,由于压力容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核能、太阳能、航空航天以及海洋工程等领域,不同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及行业规划政策也对本行业造成影响。近些年,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扶持中国压力容器行业发展。 目前随着压力容器的发展,部分压力容器已经不再是金属制造,更多的是复合纤维及碳纤维作为原材料,近些年国家鼓励使用新材料等环保材料,全球及中国压力容器对碳纤维需求也是逐年上涨,2021年全球压力容器对碳纤维需求量为11000吨,中国需求为3000吨,占比全球需求27.27%。 三、 压力容器行业壁垒 压力容器制造因其固有的使用场景特殊性和工艺复杂性使得其成为目前金属制品行业中较为复杂的一类,其进入壁垒远高于一般金属制造业。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壁垒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壁垒、品牌与质量壁垒、资金壁垒、人才和技术壁垒等几个方面。 (一)力容器行业市场准入壁垒 高压气瓶作为压力容器细分品种,属于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进行生产。如果涉及到产品出口,则需要获得国际上认可的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资质。压力容器分为不同等级,持有不同等级证件的企业必须根据证件所要求的经营范围进行生产,不得超出规定范围。此外,企业必须拥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通过质检部门的验收和认证。因此,取得相关特殊资质和许可成为了进入该行业的较高门槛。 (二)力容器行业品牌与质量壁垒 由于压力容器的工艺原理和设计具有特殊性,应用环境也较为特殊,一旦出现故障,轻则会影响下游客户对产品的正常使用,重则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往往会选择具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信誉的产品。 (三)力容器行业资金壁垒 生产压力容器需要装备大型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除了企业生产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量外,该行业的生产对配套流动资金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要想进入该行业除了有前期较大初始投资外,还要有能力支付大量后续资金。拥有足够大的资金量也是进入该行业难以突破的壁垒。 (四)力容器行业人才和技术壁垒 从事压力容器行业的企业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业作业人员,这就对持有专业证书的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同的企业,其设备是专用的、工艺是专有的,因此,相关的人员主要依企业的生产特点自行培养,通过社会招聘适合的技术型人才难度较大。同时,客户对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产品生产的高参数化、精准化成为发展趋势,企业管理也更为严格。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和技术的相对落后对新进入者构成较大的进入壁垒。 四、 压力容器行业上下游情况 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上游主要为铝合金、铜等有色金属、钢、阀门、纤维材料、固化剂等。从整体上看,上游行业的原材料质量水平以及气瓶制造工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也会影响压力容器行业的成本,进而影响行业的利润水平。 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工业气体、特种气体以及特种装备制造商,主要应用于石油、机械、汽车工业、消防、医疗救护、食品饮料、辅助动力、航空航天、舰船等制造业领域。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与其下游行业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牵引和驱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下游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压力容器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同时也对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产品的设计能力、质量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会对行业内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行业产品需求与景气度。 五、 中国压力容器行业发展态势 压力容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域,主要用于传热、传质、反应等工艺过程,以及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在其他工业与民用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如空气压缩机。各类专用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的辅机(冷却器、缓冲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蒸发器、液体冷却剂贮罐等)均属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行业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脑信息、经济管理和安全防护等诸多工程技术的改革创新,或者说它是在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产品。而压力容器是一门与多项技术相互关联制约的边缘学科又是一种需接受政府部门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 在未来的发展中,在国内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加大特种金属压力容器的市场推广力度,通过专业媒介、行业展会、行业技术交流会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高端金属压力容器领域的知名度。 目前,中国压力容器持证制造厂家共有3800多家,在该行业的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沿海一带企业,在行业形势比较好时大规模发展,产能扩张的速度大于内地企业,但是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订单萎缩,产能利用率下降,使其采取了大幅度降价及大面积渗透销售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 中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后,已有较多企业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和经营规模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压力容器保有量和压力容器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上升态势。数据显示,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44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9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 随着下游行业的产品升级和转型,未来我国的压力容器制造业将呈现出大型和特种产品主导、行业标准国际化但产品定制化的态势。 我国压力容器保有量呈稳定增长态势,2016至2020年,中国压力容器保有量由359.97万台增至424.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4.2%。从全国压力容器行业区域分布来看,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统计,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辽宁、上海等地区,市场份额最高的地区是江苏,其次是山东、浙江地区。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计,我国压力容器保有量呈持续上升态势。截至2020年底压力容器登记数量为424.6万台,占特种设备的28%,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大力扶持以及下游行业快速发展,装备国产化战略持续推进,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现阶段社会与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化工设备中压力容器规范设计发展有着一定的发展前景,其主要原因就是当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所致。 随着当前各类新型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化工行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如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微观类材料,该类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热度,其韧性比较高,质地较为轻薄且强度高等特点,在压力容器未来设计制作中有着一定的应用发展前景,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另外,依照相关研究分析表明,我国正在分析和研究一类综合性更高的人工智能材料,其具有极强的耐磨性且具备裂痕修复性,相信在不久之后其能够很快的应用到化工压力容器规范设计与制作应用中;在该项试验和设想过程汇总,可运用该类材料自身的热学和磁学,以及化学和力学等性质,实现其光热和光电之间的转换,从而对我国化工压力容器以后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