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设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新能源电力设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 一、 变压器发展趋势 (一)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工业用电占比超半数以上,而工业用电高能耗及长时间运作的特性要求电量的供应需保持稳定、充足,因此,大容量、远距离的输电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跨区域的电耗也决定了提高电压等级成为输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超高压、特高压输电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超高压、特高压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电网和电源布局,促进电力工业整体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地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配置。因此,建设超高压、特高压电网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为了适应我国输电技术的发展,我国变压器也将向着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 (二)适配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国内新能源转型趋势持续加速。电力领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双碳目标,自十四五开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有望成为主要的电力装机增量。但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存在供应不稳定、波动大的缺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也对电网提出新的挑战。为了应对由此产生的复杂情况,电网将向各环节数字化、调度环节智能化的柔性电网发展。考虑到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的特征,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柔性直流为代表的新型输电技术,具备平稳输电波动性和上千公里远距离输送的能力。因此,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以柔性直流为主导的先进输电技术未来将有大量的应用。而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作为输电系统核心设备的变压器也将向着适应柔性电网输电要求的方向发展。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是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具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主要功能。 变压器组成部件包括器身(铁芯、绕组、绝缘、引线)、变压器油、油箱和冷却装置、调压装置、保护装置(吸湿器、安全气道、气体继电器、储油柜及测温装置等)和出线套管。其中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厚度分别为0.35mm、0.3mm、0.27mm,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绕组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它是用双丝包绝缘扁线或漆包圆线绕成。 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等。 二、 变压器行业现状 (一)产量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量的稳步增长,推动了我国变压器需求的增长,同时在风电及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变压器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变压器产量为173601.2万千伏安,同比下降1.1%。随着我国各地特高压项目相继落地及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电力变压器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产量将达194845万千伏安。 (二)市场规模 从行业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变压器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持续扩张。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变压器行业市场规模为42亿元,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纸75亿元。 (三)进出口贸易 随着我国变压器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变压器进口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出口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我国变压器进口量为8.61亿个,同比下降16.1%;进口金额为6.54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出口量为29.82亿个,同比下降2.8%;出口金额为40.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1%。从出口分布来看,2022年1-11月我国变压器出口量中,占比前三的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越南和日本,占比分别为38.1%、7.1%和6.4%。 三、 变压器行业竞争格局 输配电设备中的变压器、成套电器等设备制造厂商中,国内头部占据主导地位,境内外变压器、成套电器设备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国外领先的电力变压器供应厂商包括西门子、通用电气、ABB、GE等,占据国际上高端电力变压器及成套设备的市场份额。 国内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内企业经过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数量达到13,180家,2020年大约有13,560家,2021年接近1.4万家的规模。在1万多家企业中,超高压及特高压产品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企业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市场相对集中。而中低压产品市场集中度则相对较低,产品销售增速逐渐趋于平缓。 2017-202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58万亿元、4.09万亿元、4.39万亿元、4.74万亿元。其中,2018年的增长速度达到14.25%,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行业增长速度优势放缓,但预计在未来几年,国内的输配电行业需求会有所反弹。 目前输配电设备制造商均在积极谋划转型升级中,行业技术、设备、人才、营销、专利等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输配电设备市场未来将呈现出信息化、集成化等显著特点,中高端变压器市场将占据主导,尤其是高压特高压、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系统集成等会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行业内重视自主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大高端智能电网应用设备研发和产能投入的企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同时,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投资加大,具备核心产品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四、 变压器行业市场规模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产业,为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全国用电量和发电量总体呈上涨趋势。2011-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逐年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落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用电稳定恢复。根据2021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程度,影响用电企业的电能传输和控制,从而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其发展也离不开电力行业需求增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单位数同比有一定增加。 一方面,随着整体经济状况趋于稳定,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方式朝着科技化以及多样化方向发展,用电需求增长刺激下变压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推进新技术、支持产业政策的出台,2020年中国变压器市场产量17.36亿千伏安,同比增长4.38%,预计到2026年,我国变压器产量规模将突破20亿千伏安。 电力变压器作为输配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需求量直接受电网建设影响。近年来用电需求的上升和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为变压器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在产能、产量、电压等级及容量各个性能方面上都有了较大提高。电力变压器的需求量主要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投资主体招投标数量决定。其中,国家电网业务范围覆盖我国80%以上的省市,每年的物资采购数量对电力变压器行业有着较大影响。南方电网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投资13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国家电网则计划总投资5,222亿元,到2020年实现企业经营区内农村地区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两网合计投资达6,522亿元。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发展总投入为5,795亿元,在电网投资方面,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金额为5,012亿元;南方电网则明确规划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 我国变压器行业发展较好,2017-2020年,我国变压器出口金额维持平稳增长态势。同时,2020年我国出台《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预计变压器产能和出口金额和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五、 变压器产业链分析 变压器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硅钢片、铜、铝等原材料;中游为变压器生产供应环节,为下游企业提供定制化变压器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装配调试和售后服务等,主要应用于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路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各细分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市场需求特点。 六、 变压器成本构成情况 变压器产业相关主要原材料为取向硅钢、电磁线、绝缘纸板、变压器油等。其中铜材料成本占产品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为30%;其次为取向硅钢片(这是因为取向硅钢生产工艺、制造技术较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占比为25%。 (一)铜材料 铜材料是铜材的一种,是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的材料,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及铜制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我国铜行业生产较为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铜材产量2124万吨,同比下降0.9%。 (二)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一般指冷轧取向硅钢,是一种应用于变压器(铁芯)制造行业的重要硅铁合金。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线路较长、工艺控制窗口窄、具有工艺复杂和难度大的特点,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基于上述特点,取向硅钢的批量稳定生产具有非常高的门槛,根据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取向硅钢产能约180万吨,产量157.62万吨,产量同比增长10.29%,产能利用率为87.57%。2021年我国取向硅钢产量183.2万吨。 七、 变压器分类 变压器按用途可分为电力变压器、仪用变压器、试验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按相数可分为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和多相变压器;按冷却介质可分为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和充气式变压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