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面料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印花面料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一、 纺织行业市场规模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纺织行业稳步发展,2012年至2020年,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纺织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同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间贸易摩擦等也影响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业大中型企业单位数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纺织业大中型企业产成品从2012年的837.21亿元降低至2020年的691.47亿元,2016年以后虽有所下降,但总体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水平和增速。 纺织业大中型企业资产总计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全球纺织产业正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我国纺织业面临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纺织产业现代化进程和发达国家推进工业4.0的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未来增长方式将由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阶段,转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 纺织行业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纺织品生产链中产品深加工、提升品质、功能和价值的重要环节,是高附加值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根据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纺织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纺织布产量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主要产品出口规模较疫情前进一步扩大,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修复,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善,行业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纺织行业纺织布产量增速稳中加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12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纺织布累计产量605.81亿米,同比增长11.76%,两年平均增长6.15%,两年平均增速连续4个月走高。2021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疫情、汛情、限电限产、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多重因素叠加,纺织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终端需求持续复苏的带动下,纺织行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规模以上企业纺织布当月产量均保持在50亿米以上,全年累计产量突破600亿米,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二)纺织行业主要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2021年,在国际市场需求回暖的拉动下,纺织行业主要产品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规模超2019年同期水平;出口平均单价持续回升,年末较年初增长6.25%。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纺织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282.30亿米,同比增长22.11%,两年平均增长2.59%;出口金额2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3%,两年平均增长2.39%;出口平均单价1.02美元/米,同比增长5.50%,较2019年微跌0.39%。我国纺织产品的间接出口也呈现扩大趋势,1-12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70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两年平均增长7.7%,创2016年以来同期服装出口规模新高。 (三)纺织行业运行效益持续改善 2021年,全国158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49.87亿元,同比增长15.06%,两年平均增长2.07%;实现利润总额159.13亿元,同比增长25.60%,两年平均增长0.25%;成本费用利润率5.84%,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5.39%,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户数331户,亏损面20.90%,同比收窄6.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7.48亿元,同比减少5.37%。 二、 我国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创新且附加值低 虽然纺织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且在改革开放后历经几十年发展实现了快速成长,但是技术落后依旧是不争的事实和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除了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可以接近国际水平,其他技术都相对落后,也包括设备更新迭代速度慢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当下流行的冲锋衣而言,虽然我国是加工冲锋衣的主要国家,但是核心面料属于国外专利,这意味着具备吸汗、透气、保暖、轻薄、防水的优点的冲锋衣尚不能生产出来,无论是在印染、织造还是纺纱上,我国纺织业技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技术缺乏创新问题、制造出来的产品附加值低两项问题也不容忽视,将成为纺织行业面对的全新问题。 (二)在人才管理上存在管理经验欠缺问题 纺织业中的人才大多为手艺人或农民工,没有经过系统化训练,使得该领域人才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此外,管理人才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老板,管理水平不足、缺失战略性经营理念及管理经验,只能看到眼前利益,也会令纺织行业发展受到阻碍和影响。 (三)缺乏品牌意识 主要以传统家族作坊的小企业为主,这类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力弱、技术受限、产品单一,缺乏品牌理念,影响力有严格界限,缺乏品牌意识或打造品牌的能力,主要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不能踏入更广阔市场,竞争力方面不占优势。 (四)与时代脱轨,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 这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较差、管理理念较为缺失存在较大关联,与信息技术没有较好衔接,甚至没有牵涉基础的电子商务,这样不容易建立小批量、多品质、高质量的快递交易机制。 (五)污染严重 纺织制造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污染的加工材料,包括酸和碱的溶剂,这些若得不到有效与合理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化纤产品,难以降解、污染土壤,对于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三、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一)原材料方面 新型化纤及天然纤维升级成为必然。放眼国际,一些发达国家所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新型化纤研发和天然纤维升级是重中之重,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纳米化、复合型、生态化、高性能、多功能的材料,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发再生材料,未来研究将更倾向于绿色环保新型生物基纤维材料、再循环利用材料等方向。 (二)纺织产品方面 会更多生产服饰、家纺等纺织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视域下,会逐渐提高产品的舒适度、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此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当前来说,我国服饰、家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服装类纺织品增长速度将达到3%-5%,家用纺织品则可增速6%-7%,产业用纺织品增速则可达到10%左右。 (三)企业方面 会朝向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是由市场格局决定的。在中国加入WTO后,加入国际市场并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各个纺织企业的最终出路,要知道,随着国外各种品牌的入驻和冲击,我国纺织产品已经不再占据较强优势,迫切需要打造自身品牌并与国外品牌竞争市场,这一趋势越来越凸显。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以国内企业实力过硬为前提,除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还要让企业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方可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企业要形成品牌意识并朝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及产品影响力,方可从根本上提升产品价值。 四、 印染行业概况 印染作为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予纺织面料功能、提升纺织品档次、提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印染又称染整,是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纺织品获得颜色和某种功能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过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们对纺织服装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追求时尚、环保和功能性纺织品成为消费主流,纺织服装面料不仅要求花式品种丰富多彩、穿着舒适、色彩美观,还要求具有易洗、免烫、防缩水、环保等性能,某些特定用途的纺织面料还要求具有如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等特定功能以及多功能复合。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为542.36亿米,受环保政策趋严、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等综合因素影响,2013年至2018年印染布产量波动下降至490.69亿米。2019年趋势转变,当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为537.63亿米,较2018年增加了46.94亿米,同比增长9.5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有所下降。 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 五、 纺织业概况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国民经济增加积累、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创汇、进行产业配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积极推动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纺织工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我国已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体系,从纺织原料生产开始(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到纺织、织布、染整、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加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的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生产国、出口国。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下,纺织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总额占同期全球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金额的比重从2010年的33.99%上升至2015年的38.28%,随后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共计出口纺织品及服装2,715.67亿美元,占同期全球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金额的34%。2020年,在稳外贸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顶住疫情冲击,全年出口纺织品及服装2,9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7.24%,成为拉动全国货物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21年度,我国纺织行业在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中,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率先恢复供给,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疫情轮番爆发、纺织供应链受阻时,我国纺织品服装供给始终保持稳定。2021年度,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金额较上期同比增长8.33%。 2013年至2018年,伴随着纺织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年同比增长率始终维持在3.5%以上。2019年,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放缓、贸易环境更加复杂、综合成本不断增加的多重压力下,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有所下滑,但全行业坚持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压力,加之防疫物资需求增长,在2020年实现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9%,展现出较为强大的韧性。 2021年6月下旬,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按照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国企业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仍然是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纺织大国,纺织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纺织产业正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我国纺织业面临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纺织产业现代化进程和发达国家推进工业4.0的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未来增长方式将由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阶段,转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 六、 互联网+开辟纺织新格局 在2015年两会,互联网+被写入基本国策,政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荐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在2016中国服装论坛•杭州峰会上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预言了互联网纺织的未来,他曾在多年前出版《失控》一书,预见了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趋势,当机器人取代了人工出现在纺织服装行业,未来,时尚不只是生产服装这么简单。他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分享、流动等介绍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互联网纺织大趋势。 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互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