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本科课索 必背重点 1.老子和孔子 项目 老子 孔子 国家 春秋后期楚国人 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及贡献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哲学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相关著作 《道德经》 《论语》 影响 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关 图片  老子像 孔子像 2.,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 学派 代表 主要主张 影响 相关图片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像 墨子像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 非攻”,提出选贤与能,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易误警示 1. 《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但记录了孔子的思想。 2.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图片解读 孔子像 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