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攒成(zǎn)       斑蝥(máo)            鉴赏(jiàn)       高枕而卧(zhěn) B.确凿(záo)       倜傥(tì   tǎng)   收敛(liǎn)       人迹罕至(hǎn) C.脑髓(suǐ)       蝉蜕(chán tuì)   菜畦(xí)          人声鼎沸(dǐng) D.秕谷(bǐ)        油蛉(líng)          宿儒(xiù)        狗窦大开(dòu)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空灵   唤醒   安适   水纹 B.肌夫   地毯   薄雪   慈善 C.摇蓝   响亮   境界   澄清 D.奇迹   斜射   狭窄   宽敝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天的百草园和春天的百草园相比,显得很无味。 B.从美女蛇的故事中,使我得到教训: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 C.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日月之行,__________,星汉灿烂,____________。 (2)______,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4)《______》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5)《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直接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请用“/”符号给划线句子断句。 2.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材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结合具体句子加以说明,同时说说这几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节选)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地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优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中画线的“悄悄”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3)文中最后一段画线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断肠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材料二: 行者早已知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携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四众急急回山,无好步,忙忙又转上雷音。 唐僧师徒经历干难万险,到达灵山见如来。如来命迦叶、阿摊二尊者传授经书。二尊者因唐憎师徒未送“人事”,给了他们无字经书,谈谈你对这一情节设置的看法。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 请你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