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铁力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祷告(dǎo) 并蒂(dì) B.姊妹(zǐ)菡萏(dàn)   徘徊(huí) C.攲斜(jī)应答(yìng) 荷花梗(gěng) D.负荷(hé)荫蔽(yīn)   莲蓬(pe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给予   严厉   水波粼粼   不茅之地 B.奥秘   冷洌   人声鼎沸   淅淅沥沥 C.干燥   荫蔽   不求甚解   杳无音信 D.殉职   诀别   喜出忘外   鞠躬尽瘁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昨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 (2)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的作用          。 (3)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A.不容置疑   不可思议   不言而喻 B.不可思议   不容置疑   不言而喻 C.不言而喻   不容置疑   不可思议 D.不容置疑   不言而喻   不可思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龟虽寿》中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夜雨寄北》中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②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③,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④大㘎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 【注释】①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②慭(yìn)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③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④跳踉(liáng):跳跃。⑤㘎(hǎn):同“吼”,怒吼。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B.恐前后受其敌     甚恐 C.以刀劈狼首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转视积薪后       然往来视之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一会儿,它的眼睛闭上了,想着休息一会。 理解: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狼的神情,看似放松,实则另有企图。 B.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翻译: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理解:运用了动作描写,先写虎一纵一吼震慑住对方,再“断其喉”击其要害,生动而具体。 (3)【甲】文的“狼”和【乙】文“驴”最终都难逃一死,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却不同:【甲】文的狼“①___”,人更“②___”,【乙】文的驴“③___”,但老虎“④___”。(要求:①③用原文回答,②④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节选自郑振铎《猫》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选文所写内容为家里所养的第三只猫,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第三只猫 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 冬天的早晨在门口伏着不去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不大喜欢 “咬死”了芙蓉鸟还“畏罪潜逃”了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难过 2.选文所写的猫“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3.自选角度,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2)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4.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5.下列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用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凡事不要主观臆断,否则只会伤及无辜;同时也表现了“我”作为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B.作者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但是本文的感情基调却是轻松、愉悦的。 C.作者善于设置伏笔,前后呼应。如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埋下伏笔。 D.选文“黑猫”的出现,不仅仅使得情节发生了陡转,更使“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作者都是唐代诗人,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B.甲诗首联中“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C.乙诗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D.甲诗中“无为”是“无须、不要”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奈。 2.比较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写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校园友爱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套作。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