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   羸弱(yíng)        舷窗(xián)     屏息凝神(bǐng) B.点缀(zhuì)  载人(zài)          吟唱(yén)       心有灵犀(xī) C.迟钝(dùn)   癫狂(diān)        蔚蓝(wèi)       毛骨悚然(sǒng) D.负荷(hē)     告罄(qìng)        闲暇(xiá)       坚持不懈(xi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B.离散了半个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书籍、勤奋读书的国家。 B.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这个特别的日子,于2018年4月初在全校开展了“与经典同行”的读书活动。 C.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应覆盖各个教育的阶段,应融入教学体系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⑤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2.《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3.两篇选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爱的晴空 吴静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⑪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⑫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⑬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⑭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1.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敷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故事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 3.选文为什么要多处写冷雨? 4.选文反复描写“我”炒菜的情形,有何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②情。 【注】①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类容多叙离别之情。②故园:故乡,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C.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句诗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七、作文(共40分) 写作训练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一个人吃饭的样子,提炼出最富个性的动作,描写这个人的吃相。(150字左右) 【写法借鉴】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的描写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等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她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