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痛(zhì)     懊悔(ào)       澎湃(bài)   田垄(lǒng) B.祈祷(qí)       镐头(gǎo)     嗥鸣(háo)   斑斓(nán) C.哺育(bǔ)       亘古(gèng)   污秽(huì)   默契(qì) D.土壤(rǎng)   屏障(píng)   怪诞(dàn)   谰语(lán)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租借  宰割  悲惨  鲜为人知 B.奠基  拔尖  难堪  妇儒皆知 C.忠厚  选聘  震荡  真诚坦白 D.摄制  彷徨  挚友  层出不穷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A.⑤④②①③ B.⑤②④③① C.④①③⑤② D.④③①②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从此,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成为历史。 C.中国的制造业质量水平近年来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水平较低,问题仍然突出。 D.在各级政府的协同努力下,河北今年严重雾霾天气已下降到20天,比去年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④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陌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①中,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②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③,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④以自给者,良心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 注释:①抱关击柝:守门打更的小官吏。②窭:贫寒。③羁絷(zhí):束缚。④斗升之禄:小官的徽薄俸禄。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     (2)可以调素琴   调:_______________ (3)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____     (4)窃尝怪颜子   尝:_______________ (5)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 3.[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被贬时期所作,[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表现手法);[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表现手法)。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作者在文中都传递出了_____的精神品质。 4.[甲]文直接引用孔子“何陋之有?[乙]文间接引用颜回的“箪食瓢饮”,请结合原文谈谈两处引用分别有何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前文,第⑦段作者在紫藤花前伫立凝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⑧段画线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用十多年前的紫藤萝与现在的形成对比,突出了眼前紫藤萝的生意盎然。 B.用十多年前花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 C.枯槐、稀落的花朵等景物,体现了当时紧张政治气氛下的萧条景象。 D.“好像在试探什么”运用拟人修辞,意在表明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4.请简要说说文章结尾第⑪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山西村的见闻和感受,诗句无一“游”字,却处处扣“游”,表现出诗人的游兴十足。 B.首联以农家劝留客人的口吻起笔,“腊酒浑”和“足鸡豚”等内容,写出了农家在丰年之中待客的热情真诚。 C.颈联写村中欢天喜地举行春社活动,以及活动中人们粗陋的衣着,体现了当地民风的质朴和村民们生活的艰辛。 D.“拄杖无时夜叩门”一句,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山西村的优美自然风光和淳厚人文气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2.明代杨植在《升庵诗话》中评价“宋人诗主理”,意思是说宋代的诗歌富含哲理。请结合两首诗歌的画线句,分别谈谈你对其哲理的理解。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不良环境影响,孟子也曾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特征鲜明,诗歌除外;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