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武夷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 B.民弗从也(fú)          小信未孚(fú) C.齐师败绩(jī)          下视其辙(zhé) D.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í)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污秽       敬仰       哗众取庞 B.摇橹       阴残       播弄       大义灭亲 C.徘徊       骚动       发泻       翻波涌浪 D.波澜       犀利       婵娟       拖泥带水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们的爱就像涓涓细流,不断地、慢慢地流进我们的心田。 B.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C.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D.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表明自己为国事惶恐不安和为自己孤苦伶仃的处境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组同学准备用下面三段选文制作一期信息推送,助力中考冲刺。请你担任主编,完成下列任务。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卷一)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全集》) 1.请为下列加点字提供注释。 ①君子之行   行: ②但当涉猎   但: ③裘葛之遗   遗: 2.为便于读者深入理解,需为重点语句添加批注。下列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批注:强调一事无成的悲惨结局,告诫儿子早日成就功名,循循善诱,情真意切。 B.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批注:孙权虽为君主,却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娓娓而谈,语重心长的劝勉更易接受。 C.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批注:列举太学的优越条件,用事实说话,避免板起面孔的说教,更发人深省。 3.【丙】文中画线句特别具有警示作用,为加深读者印象,请用【甲】【乙】两文的内容印证这一看法。 4.同学们想摘录《论语》中的治学名言作为信息推送的导语。下列语录与三则选文主旨联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文本,回答下面小题。 不求甚解 邓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读,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案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成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⑤⑥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比较[甲][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并说说[甲]句比[乙]句好在哪里。 [甲]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乙]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也不行。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这首诗中人物的情感随着场景的移换而变化,由最初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变为____________,再到彻底失望,最终变为悲哀茫然之情。 2.简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句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课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写作 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上,班主任对同学们说:“谈你们新一年愿望吧。”一个说:“我的愿望是每科能考第一。”另一个说:“我的愿望是不再惹爸妈生气!”第三个说:“我没有愿望……”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我正在存钱,要买一套故事书呢。”话音刚落,大家都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 …… 是啊,当别人在畅谈愿望时,他却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 ……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或思考,按要求扩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作。②围绕话题,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