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石首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褴褛(lŏu)       撬开(qiào)        芦荡(dàng)       觅食(mì) B.掺杂(chān)     玄虚(xuán)       麻醉(zuì)          墨守(mò) C.涵养(hán)       箴言(zhēn)       豢养(quàn)       怨怅(chàng) D.恪守(kè)        恁地(nèn)        拙病(chū)        赃物(zāng) 2、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3、下面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D.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野芳发而幽香/征于色,发于声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 C.太守自谓也/自三峡七百里中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狼径去 2.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醉”源自心中之“乐”,因自己施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因“乐”而“醉”,沉醉乐中。 B.“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两句,以众宾喧哗之动,映衬太守颓然之静,盎然生趣。 C.作者的“乐”,一是“山林之乐”,二是“饮酒之乐”,三是“述文之乐”,多层次表现了作者自娱自乐的旷达情怀。 D.在句法上,运用了大量骈偶句,结构层次分明,“也”“而”虚词的反复运用,回环往复,使读者在诵读中感受韵律美。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难忘水草别样情 姚中华 ①水草的气节,颇似山中的隐士,不贪世间繁华,只恋一方水泽,生得自在,活得悠然。春天来临,地面莺飞草长,花花草草争奇斗艳,它们却隐遁于水中,用另一种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存在。 ②水草称得上是水中的精灵。春天,几场霏霏细雨落在水面上,打破水面的寂静,也打破一个漫长冬季的沉闷与枯燥。当地面的花草开始发芽,水草也开始从水底托起细嫩的枝叶,一簇簇,一丛丛,萋萋葳蕤,透过水面看过去,似一团隐隐的绿。待到它们接近水面,一根根草叶便似柳条般柔曼,在水中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如含羞的少女,轻歌曼舞,娉婷多姿。待到深春,水草的颜色由浅变深,河水也被映衬得发蓝、发绿。这时,鱼儿最为得意,它们摆动着机灵的身子,在水草中穿梭逡巡,追逐游弋,像是在迷宫里游戏。傍晚或清晨,水边蛙声四起,几只矜持的蛙无意中受到惊吓,急切跃入水中,钻进密匝匝的水草丛中,搅得水草枝叶一阵颤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有水草的地方,总是暗藏着天机不可泄露般的生机。 ③出生在水乡,我却不知道水草是如何在水中繁衍生长。它们依赖河塘沟汊里一方清水,一生与水相依相伴,虽然有水的呵护,却享受不到雨露的滋润、和风的爱抚和阳光的直接哺育。它们无人种植,无人培育,真正称得上无人问津,只凭着柔弱的根系与鱼虾为伍,与淤泥为伴,春生夏长,秋荣冬枯,生生息息,年复一年在一个隐蔽的世界演绎着寂寥轮回,延续着生命的接力。 ④绝大部分水草,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不知道在植物学家的词典中,它们是不是压根就没有名分。小时候,家乡河塘中水草种类繁多,有一种长有鸭舌般细小叶子的水草,分布得最广,人们称它为鸭舌草。新鲜多汁的鸭舌草是鸭子和猪喜爱的食物。每到春末夏初,鸭舌草在水中长得茂密,河坝上便有人用两只细长的竹篙,伸进水中,拦腰夹住它们,然后用力搅动,连拖带拉把它们捞上岸,弄回家中喂鸭喂猪,名曰“绞草”。被绞上来的鸭舌草有的连根拔起,有的拦腰折断。然而,过不了几天,水中的鸭舌草又奇迹般在原地蓬蓬勃勃生长起来,重新摇曳着柔软的身姿,在水中悠然漂动。我不知道这么脆弱的水生植物为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⑤离开家乡多年,儿时许多熟悉的景物在记忆里渐渐消失,而水草依然时常飘动在梦境中。所以,每年春天回家乡,我都会特意赶到儿时常去的河坝上、水塘边,去看一看,瞧瞧那里的水草。然而,前几年,家乡河塘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草也越来越稀少,许多水域已经寻觅不到它们的踪影。近两年,地方政府开始治理环境污染,茂密的水草又逐渐显现。 ⑥曾经读过一首《水草》的小诗,诗中这样写道:生在水里/是一生的选择/长在水中/是一世的缠绵/河水能冲掉岩石的棱角/却冲不走对你无言的依恋……依恋是一种互爱互存,是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永恒的法则,如同人们依恋清新的空气、碧绿的蓝天。 ⑦水草无名,它们隐士般在一方水泽默默地生存,人们可以漠视它们的生长,但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我想,一旦失去它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方水域的生机,还有故乡春天难以重现的梦境与色彩。 1.作者笔下的水草有哪些“别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2.文中第①段说水草“隐遁于水中,用另一种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存在”,请说说这“另一种方式”的具体含义。 3.第②段作者是从哪个季节,从什么角度对“水中的精灵”——水草进行描写的? 4.作者为什么说“离开家乡多年,儿时许多熟悉的景物在记忆里渐渐消失,而水草依然时常飘动在梦境中”呢? 5.对于这一方水泽中默默生存的水草,作者告诫人们“可以漠视它们的生长,但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悲”字,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既切合贾谊,也暗寓刘长卿被贬谪的悲苦命运,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B.颔联写了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颈联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用湘水无情地日夜流逝,抒发诗人对前贤的深切凭吊和自己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 D.尾联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秋景五彩缤纷,也衬托出自己柳暗花明、欢快愉悦的心境。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这是一部以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经历了才觉得美丽。有时会遇到层峦叠嶂的大山,有时会遇到芳草萋萋的平原;也许要经过姹紫嫣红的花园,也许要穿越渺无人烟的沙漠……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看到美其实就在路上。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