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叶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摊低语着。 B.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煽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C.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 D.暄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草长莺飞”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形容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目空一切”指什么也看不见。) D.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3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 山岛竦峙。 《观沧海》 (2) _______,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蒹葭》 (3)《兑命》曰: “_____”,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 (4)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5)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6)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登飞来峰》 (8)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己亥杂诗》 (9)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行路难》 (11)古人善用诗词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范仲淹用:“_____,_____。 ”(《渔家傲 秋思》)抒发了人已老,却未建功业的无奈和感慨;杜牧身临赤壁,用“_____,_____”(《赤壁》)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含蓄地表现出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不平之气。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甲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陶渊明,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淳朴的社会风尚。 B.【乙】文交代了滁州地理环境后,由远及近,逐步推出主景醉翁亭。 C.【甲】文是作者被贬时的作品;【乙】文是作者被提拔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美景,都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4.【甲】【乙】两段选文都提到的“乐”,含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3.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卖炭翁》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_______,而对宫使则充满了_______,这些情感蕴含在诗歌的叙述、描写和强烈的_______手法之中。 2.请结合诗中具体内容,说说你怎样理解宫使“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行为。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上联意思,写出下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二: 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