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哺育(fǔ)   喧嚣   一拍既合 B.炽痛(zhì)   重荷(hè)   磐石   无遐及此 C.亘古(gèng) 污秽(huì) 仰幕   锋芒毕露 D.斑斓(lán)   胡骑(jì)   幽寂   迥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槛   自言自语   老实厚道   人踩牛踏 B.摔矫   低眉顺眼   微不足道   精力旺盛 C.楷汗   破土动工   一起一伏   大庭广众 D.泥桨   高低不齐   若有所失   宽敞阴凉 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何 ①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 ② 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是 ③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 ④ ,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 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石 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滴水穿石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 (虞世南《蝉》) (2)___________,凭轩涕洒流。 (            )《登岳阳楼》) (3)相呼相应湘江阔,___________。 (郑谷《鹧鸪》) (4)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5)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 (陶渊明《________》)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7)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 (《木兰诗》) (8)稍近益狎,___________,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黔之驴》)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紧熏沙性松浮漂干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画》)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摆动。 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十余岁(动词,阅读) B.竟不可得(副词,终于) C.常以自随(介词,把) D.一日曝书画(动词,晒)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B.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C.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写法相同,都是采用了借物抒情、叙议结合的手法。 B.甲乙两文中,“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与“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两句的“笑”分别理解为“讲学家嘲笑找石头的人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 C.甲文反映的道理是: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往往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D.乙文反映的道理是: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要注意细节,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 ⑦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⑧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如何理解第⑦节画线句子的含义?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全文以此开篇,有什么作用?文末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怎么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观察班上某个同学的行为举止,选取具有个性的细节一两处,写一个片段,体现他的个性特征。 七、作文(共40分) 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