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襄陵(xiāng)     追溯(sù)       抵御(yù) B.长啸(xiào)     荇草(xìng)       颓败(tuí)     急湍(tuān) C.轩邈(miǎo)     鸢飞(yān)        横柯(kē)       目眩(xuàn) D.东皋(ɡāo)       候骑(jì)          萋萋(qī)       戾天(l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泻气   由衷   延续   灵活   如梦初醒 B.颁发   仲裁   巨额   潇洒   屏息敛声 C.凌空   默契   浩瀚   桅杆   一丝不苟 D.溃退   业已   要塞   娴熟   白手起家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二章》)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春望》中写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雁门太守行》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淮阴侯①列传(节选)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②,羞与绛、灌③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淮阴侯,指韩信。②鞅鞅:通“怏怏”,不服气、郁闷失意的样子。③指绛侯周勃、灌婴,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臣多多而益善耳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C.军细柳,以备胡              以光先帝遗德 D.于君何如                         皆以美于徐公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先交代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人奉命备战戍边,这样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广阔地展示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B.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C.乙文段中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信出门,笑曰”的“笑”可以看出韩信尊重将领爱惜人才,为与樊哙为伍而欣喜。 D.两文在塑造人物上手法各有所长,甲文在对比中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来表现韩信的性格特征。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5.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此真将军矣”,韩信在语言上毫不吝啬地称赞自己领兵打仗“多多而益善耳”,他们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将帅之才。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司马迁刻画两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原文谈谈分别塑造了周亚夫、韩信怎样的人物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②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③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下面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含义及作用。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3.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想象一下,藤野先生可能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试写出几句。 4.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副词,用.标出,说说它们对表达意思的作用。 (1)东京无非是这样。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练微型写作 课文运用了以典型事件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了人物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通过“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之情。请仿照课文写法,选取日常生活中你与同学或者老师相处的一件小事,来表达你们之间难忘的情谊。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