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兴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走吧!”有人附合着。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xū)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B.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cēn)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C.我犹豫不决……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pēng)地跳动。 D.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侧,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yǐn);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2、下列带下加点字注音及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悬崖(yá)          鄙薄(báo)               拈轻怕重(niān) B.扒土(bā)            突兀(wù)          怦怦(pīng)             沉默寡言(guǎ) C.挪动(nuó)          参差(cī)          恍惚(huǎng)            惊慌失错(cuò) D.晕眩(yùn)          坍塌(tān)        灼人(zhuó)             哄然大笑(hōng)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舍纪念馆是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③,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有删改)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开始去下属处巡视时。②西河美稷:地名。③野亭:野外的亭子。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舍弃 B.则是无信   信任 C.及事讫   完毕 D.先期一日   约定的日期 2.下列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元方入门不顾。 D.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4.文段理解。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分别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纪念白求恩大夫 吕正操 ①白求恩大夫是全边区伤病军民最热心的救护者,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最忠实的赞助者,是全世界人类解放战线上最勇敢的战士。 ②他具有极高深的医术,有多少不可救药的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以后,从死路又回到生路来。有多少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缩短了滞院时间而很快地又恢复健康。 ③他不但具有最高明的医术,而且具有最高度的创造力。他能在极为残酷的物质条件和极为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创造出新的医疗组织和医疗办法,而把医疗工作组织在战况最激烈、炮火最浓密的前线上。 ④特别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对于被压迫者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崇高的正义感,在工作上具有无比的工作热情。他以援助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精神,曾经从加拿大到西班牙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革命战争;他从西班牙又来到中国,到抗战最前线的晋察冀军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一直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斗争到最后一刻。 ⑤白求恩大夫的死是全边区无法补偿的损失,是中华民族抗战的损失,也是人类解放事业的损失。白求恩大夫,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有三点: ⑥第一是他的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我记得我们初次在冀中平原上会见,首先就向我问他的工作,我请他稍事休息,他很断然地回答说:“我是为工作而来,不是为休息而来。”从这次会见以后,他就去检查伤病员的病情,到诊疗所施行手术,回到他的住室就写工作总结和提供意见,并根据他自己的经验著述文章,夜以继日地劳动着,从来没有看见他显出疲劳而休息一下。一直到逝世之前,他还是挣扎着补充和修改他的医疗著作,并且为军区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可以说他是为工作而活着,又是为工作而死去。工作和他的全部生活是无法分开的。 ⑦第二是他的吃苦耐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他是生长在大英帝国国度里的一位自由职业者,似乎应当养成比较高贵优裕的生活习惯;但事实上他却穿着极破烂的粗布衣服,吃着最粗糙的饭食,住着极简陋的房子。他的生活和八路军的艰苦生活丝毫没有差别,并且这里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勉强的成分,从来没有听见他为自己打算过。给伤员治疗的时候,他时常自己给伤员输血,感动得许多老百姓自发地争着请求替伤员输血。因为他这种伟大的自我栖牲的精神,无数的人被感动了,无数的人被救活了。 ⑧第三是他的医疗主张。他主张给伤员施行手术,要尽可能地在当时当地来施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死亡和缩短滞院时间。他亲自拟出这种手术队的组织和器械的携带方法,并且自己亲手来做这些治疗的装置。他坚决主张手术医生上前线,而且他自己就是这种主张的模范执行者。别的医生不上火线,他会发脾气。要是有谁阻止他到最危险的火线上去,他就会大发雷霆。在他死以前,沉重的病魔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他的生命,但他还是往火线上跑。他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⑨白求恩大夫的死,是一个严重的损失,我们如果仅以无限的敬意和沉痛的哀悼来纪念这一位国际友人是万分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习这位国际友人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这是这位国际友人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应当虚心地接收这份巨额遗产,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出现了3个对白求恩的称呼:“救护者”“赞助者”“战士”。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对白求恩做出的评价? 2.文章第⑥段在写对白求恩的第一点印象时,为了证实他的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作者写了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最宝贵的遗产”和“巨额遗产”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本文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及写作目的方面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词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理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____(佩服 钦佩 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______(悲伤 沉痛 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事,我们每天的心情也会因此而不同。爸妈、老师、同学、朋友……我们每天都会见到他们。在你与他们的接触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心里中又在想些什么? 选择其中一位作为写作的对象,以“我的_________”为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