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汨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xíng)  絮叨(xù)    船橹(lǔ)    蹉跎(cuō) B.怠慢(dài)  烙印(lào)    家眷(juàn)      伛偻(lǒu) C.凫水(fú)   旺相(xiāng)   屹立(yì)      潺潺(chán) D.竹篙(gāo)  晌午(shǎng)   松懈(xiè)     舀水(yǎo) 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崩离析       出类拔粹 B.融为一体        词不达意 C.袖手旁观        自圆其说 D.阳奉阴违        不修边幅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C.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身上。 D.为突出节目的文化特色,《经典咏流传》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词默写 (1)蒹葭萋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5)___________________,城中增暮寒。 (6)多愁善感的诗人们经常借月亮抒发情感,请写出三句含有“月”字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小石潭记》和《陋室铭》,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甲】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乙】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     冰清玉洁     清荣峻茂     山清水秀 B.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口诛笔伐   东讨西伐 C.空游无所依   无依无靠   相依为命     唇齿相依 D.斯是陋室     何陋之有   因陋就简   孤陋寡闻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理解:因为潭水极为清澈,所以阳光能照到水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乙】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翻译: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理解:因为小石潭边气温过低,不能长时间停留,只好记录下来后赶紧离开。 【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翻译: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理解:这里环境清幽,没有人来,能让刘禹锡静下心来抚琴、读经。 3.根据上面两篇短文及下面材料的内容,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游沙湖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是日剧饮③而归。 【注】①相:查看好坏。②唱黄鸡:这里指对年华易逝的感慨。③剧饮:痛饮;豪饮;极渴时快速喝东西。 柳宗元、刘禹锡、苏轼三人同样遭遇贬谪,心境却不相同。柳宗元被贬永州时以山水为友,但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他①____________的心境始终没有改变;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身居陋室却认为“陋室”不陋,是因为“②____________”(填原文中语句);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随笔小品《游沙湖》,则鲜明地表现了他③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课文《社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④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⑤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⑦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⑧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⑨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⑩“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⑪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⑫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⑬“豆可中吃呢?” ⑭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⑮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⑯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请概括选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 2.文章题目是《社戏》,请问“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4.请分析双喜这一人物形象。 5.你的童年有遇到过像双喜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夜捉人”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C.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县吏也一直在那里洗耳恭听。 D.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2.请赏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结合这段文字的内容简述你的感想。 一位老学者说,现在有太多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是这壶水还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另一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游让我们放松身心;出游让我们开拓视野;出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