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重庆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xiān)       开拓者(tuò)       宰割(zǎi) B.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筹划(chóu) C.热泪盈眶(kuāng)       萦带(yíng)       呼啸(xiào) D.彷徨(huáng)             挚友(chì)       至死不懈(xi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     ) A.悲惨   稳健   避免   至死不懈 B.爆炸   拨尖   援助   家喻户晓 C.暑名   仰慕   焦虑   马革裹尸 D.逝世   难堪   呼啸   锋芒必露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特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尴尬至极。 ②有一次,鲁迅在上海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 ③鲁迅在我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 ④走着走着,鲁迅突然转身,故意把特务当成乞丐,掏出一块银圆递过去,说:“拿去买饭吧。” ⑤鲁迅则哈哈大笑,昂首而去。 ⑥可现当代作家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当代画家陈丹青也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②④①⑤ C.②④①⑤③⑥ D.②⑤③⑥④①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这几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填空。 (1)精诚所至,______。(《庄子·渔父》) (2)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5)足蒸暑土气,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为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记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完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漫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当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送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软? 1.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1)一老河兵闻之(     )       (2)当求之于上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老王(节选)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⑧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⑨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⑩“早埋了。” ⑪“呀,他什么时候……” ⑫“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⑬我没再多问。 ⑭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学完《老王》一文,你认为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送香油鸡蛋这一段”?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换成“站立”好不好,为什么? (2)选文中写到:“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怎样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关心、爱护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念天地之悠悠”这句诗营造了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两个“不见”,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写作练】【写法借鉴】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对长妈妈的佩服和敬意,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富有层次、跌宕起伏,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