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诫(jiè)   警觉(jué)     横溢(yì) B.跌落(diē)   折返(shé)     丝缕(lǚ) C.打旋(xuán) 集纳(nà)       剁手(duǒ) D.雾霭(ǎi)     刹那(shà)     博大(bó)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摊低语着。 B.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煽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C.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 D.暄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3、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诗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投:投送、赠。②琼:美玉。琚(jū)佩玉。③瑶:美玉。④玖(jiǔ):浅黑色的玉。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B.《木瓜》“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远高于受赠的东西,体现了主人公对情意的珍视。字面上看写的是两个人相互赠送礼物,而实质上是表达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女子互赠食物以定同心之约。 C.《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诗经》名篇之一,本诗的内容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很紧密,这可以从投给“我”的东西得到应证。诗中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D.《蒹葭》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情绪。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诸多不文明现象。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成都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D.四川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让手机阅读成为了四川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甲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陶渊明,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淳朴的社会风尚。 B.(乙)文交代了滁州地理环境后,由远及近,逐步推出主景醉翁亭。 C.(甲)文是作者被贬时的作品;(乙)文是作者被提拔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美景,都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4.(甲)(乙)两段选文都提到的“乐”,含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      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        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 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       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       基础。        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古老的赫尔维蒂联邦最高委员会及其尊敬的主席、深得人类挚爱的瓦莱州派出的首席代表、这座美丽而又好客的城市的领导们、远近闻名的歌手,以及历经千挑万选、朝气蓬勃的体操团队,齐聚于此地,为这次盛会赋予了历史自 觉性民精神、自然性、青春、艺术性等五重声誉。 1.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必需   保障   必须   奠定 B.必须   保证   必需   提供 C.必须   保障   必需   奠定 D.必需   保证   必须   提供 2.对“奥林匹克精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精神能基本确保社会和平。 B.奥林匹克精神能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 C.奥林匹克精神能改变青少年及其父母生活的417境况。 D.奥林匹克精神是构筑人类未来的力量之一。 3.“本次庆典”具有怎样的氛围? 4.参加“这次庆祝仪式”的组织和人员有哪些? 5.选文结尾部分“历史自觉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 春、艺术性”中的几个词的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用意:一、讨论艺术;二、……;三、……;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结合《傅雷家书》内容,想一想傅雷给儿子写信还有什么用意,请补充二、三点。 七、作文(共40分) 比喻论证,是指通过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喻巧而理至”,比喻说理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运用时应注意: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请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个作文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