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集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翌日(yì)        拾级(shí)          隧道(suì) B.俯瞰(kàn)       穹顶(qióng)       巍峨(é) C.缭绕(liáo)     妩媚(fǔ)            蔓延(màn) D.颠簸(bō)        沟壑(hè)            旷野(kuàng) 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萌发   翩然       物侯       孕育 B.纬度     盘旋       彗星     岛屿 C.迁徒     衍射       雾霭     缄默 D.沼泽     沙砾       既使     帷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老张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很多学校在当天组织了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自我保护。 B.信息时代,一个人具有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决定着他成就的大小。 C.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D.本着“奉献爱心”的目的,这家公司推出相关服务项目,为有志于投身老年事业的人士搭建创业之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八月湖水平, ______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告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离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着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B.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处处志之(做的记号) D.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停止) 2.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普遍。下列句子补充的省略成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有小口,(口内)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渔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C.(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村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③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4.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甲文作答。 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6.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也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记叙性文章阅读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毕淑敏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 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 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产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着,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的离奇,谁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组父。 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曾祖说,正是。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 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 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候,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 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 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 (选自《毕淑敏散文集》) 1.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认真梳理后将下面空缺的情节用四字短语补充完整。 2.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富有深意,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3.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使中国水稻亩产从1964年的200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1065.3公斤,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新华网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青春读书课】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①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歌。都门帐饮②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③,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①寒蝉:蝉的一种,入秋始鸣至深秋。②帐饮:设帐而饮,指送别酒。③经年:超过一年。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通过阅读以上古诗词,我发现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来表情达意。 2.以下选项中,对两诗异同的赏析错误的是(       ) A.两首送别诗词都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B.两诗作者分别用了“千里”“万里”等虚指数词,写出离别距离之远,离愁之深。 C.与《雨霖铃》委婉凄恻的伤感不同,《送友人》一扫送别诗常有的缠绵哀怨习气,展现出李白洒脱的个性。 D.《雨霖铃》中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的虚景想象表达离别的悲痛,《送友人》则用“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样的实景交代告别的地点,营造不舍气氛。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作者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他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节日是人们用来庆祝、纪念或祭祀的日子。过节的时候,有的人呼朋唤友,欢聚一堂;有的人回馈亲友,感恩师长;也有的人追溯过往,展望未来……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例如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家庭的节日,一本书出版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作家的节日,一个品牌上市的那一天是属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