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延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奠基(diàn)     背颂     马革裹尸(ɡuǒ)       死而后己 B.难堪(kān)        爆炸       驰骋万里(chěnɡ)     截然不同 C.殷红(yīn)        昆仑       锋芒毕露(lù)          引人注目 D.署名(shǔ)        宰割       热泪满眶(kuānɡ)     鞠躬尽瘁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西蜀     幕色     麂子     荆棘 B.恩惠       感慨       恍惚       垦切 C.陡峭       譬如       鸿濡       淤泥 D.简陋       案牍       监督       拖沓 3、下列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在争论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我真是不屑置辩。 B.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郑重其事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C.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D.他演讲时那别具一格的气焰,听得台下的人都嗤之以鼻。 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B.红军一路上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辛。 C.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是保证长征胜利与否的关键。 D.同学们看完电影《四渡赤水》后,纷纷表示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作者再默写全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乙】 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 指“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       (2)一日曝书画(       ) (3)是非木杮 (             )                           (4)今乃掉尾而斗 (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为顺流下矣 常以随身 B.乃石性坚重 今乃掉尾而斗 C.果得于数里外   尾搐于两股间 D.然则天下之事   处士笑而然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带给你什么相同的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我看到了什么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因为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飞行的轨道离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我们平常在地理书上看到的球形地球照片,是由飞行轨道更高的同步卫星拍摄而来。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飞过。 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是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1.这段文字中的主旨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B.我没有看到长城。 C.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 D.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讳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2.下列分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是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所以可以判断出。 B.“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表现了对祖国和家人的热爱之情。 C.“曾经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希望这是真实的,但同时又为此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D.“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是说飞船外面视线不好,留有一些遗憾也是好事,表明还要进行下一次探索的决心。 3.文中第一段和第七段都运用了数字表述,对其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事物特点具体明确,一目了然。 B.表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简单明了。 C.一方面细致入微,另一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D.一方面更准确,另一方面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木兰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十二”“百”等数字都是确指,从侧面表现了木兰卓越的军事才能。 B.“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有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因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C.全诗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得当,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观察班上某个同学的行为举止,选取具有个性的细节一两处,写一个片段,体现他的个性特征。 七、作文(共4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感谢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几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