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谪守(dí)       更定(gēng)       日星隐曜(yào)   弈者胜(yì) B.汀兰(dīng)   琅琊(yá)          宠辱偕忘(xié)   淫雨霏霏(fēi) C.岸芷(zhǐ)     岩穴暝(míng)   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D.绮户(qǐ)       毳衣(cuì)        伛偻提携(yǔ)     雾凇沆砀(h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绸缎 游戈 强聒不舍 自吹自擂 B.灰烬 惊骇 以意孤行 矫揉造做 C.佝偻 旁骛 相得益彰 富丽堂惶 D.自持 遗憾 形销骨立 断章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B.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C.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D.杜小康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歇斯底里的读书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粮食丰收、库存充足,使中国有信心应对可能到来的全球性粮食危机。 B.“演员‘限薪令’”终于落地,这有助于社会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 C.“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廖俊波的家乡是南平市浦城县人。 D.中国医疗专家组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协助塞尔维亚抗击疫情,最终顺利完成援助任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梅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5)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充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①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②贬夷陵令。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司谏:官名,掌议喻规谏。②坐:坐罪,定罪。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峰回路转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野芳发而幽香 (4)佳木秀而繁阴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时仁宗更用大臣/即更刮目相待 B.数为帝分别言之/珠可历历数也 C.帝独奖其敢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今越职而言/越明年 4.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同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爽陵令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请说说两篇文章发生的时间有何关联? (2)欧阳修为人处世在【甲】【乙】两文中有何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高贵的慈善 李良旭 ①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扑鼻的香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②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③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④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 ⑤母亲笑了笑,说道,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 ⑥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 ⑦我说道,那您以后要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⑧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母亲慢慢向我讲述起发生在老人和她之间的故事。 ⑨那老人每天佝偻着腰,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他每天从母亲摊位前经过,闻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流着鼻涕,眼睛里露出饥饿的神色。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然后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一枚硬币递了过来。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母亲接过硬币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一枚游戏币。母亲知道,老人饿了,对他来说,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才能卖到一块钱啊。母亲眼睛湿润了。A什么也没说,母亲递给老人两个茶叶蛋,说道,一块钱两个茶叶蛋。老人双手接过茶叶蛋,眼睛里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B就这样,老人每天经过母亲的小摊前,踟蹰一会儿,就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这样一枚游戏币来。母亲假装不识,接过这游戏币,热情地递上两个茶叶蛋。 ⑩母亲说,如果我说送他两个茶叶蛋不要钱,他肯定不干,收下老人递过来的一块类似硬币的游戏币,对老人来说,就是一种尊严。 ⑪我不禁被母亲的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对于母亲来说,施舍也是要顾及对方尊严的。 1.文章标题“高贵的慈善”中“慈善”在文中指什么事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高贵”一词的含义。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 ②品读文章中A、B两处画线句子,思考母亲“眼睛湿润”和老人流泪的原因。 3.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4.选文第⑨段使用了插叙,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也使用了插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阅读词的上阕,说说作者对“天上”、“人间”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2.词的下阕中,划线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试着再写两个词牌名出来,并且对应写出该词牌中的一句经典句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全篇共21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 各表现了哪种语气。 (1)环滁皆山也。( )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七、作文(共40分)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之后》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