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建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yáo) 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 C.选贤与能(jǔ) D.讲信修睦(mù) 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落弟   托词   宽恕   颔首低眉 B.奥秘   滞留   犀利   不修边副 C.遨游   褪尽   广漠   冥思暇想 D.拨弄   胆怯   心靡   海誓山盟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的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B.《马说》是唐代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抨击。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就属于“风”,而《蒹葭》属于“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包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B.通过创建文明城活动,使海拉尔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中国两弹一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虽然已87岁高龄,但“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他的事迹感动着中国,激励着我们。 D.运动会上,张明把运动员拼搏的身影和同学们呐喊加油的声音拍成照片发到了班级群里,为同学们留住了精彩瞬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              ,白露为霜。(《诗经》) (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3)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            ,             ”这两句表现了割麦者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筋疲力尽,却仍然惜时如金的矛盾心理。 (4)在古诗词当中,作者常化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达热血男儿的愿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             ”两句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愿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用窦宪燕然勒石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马说》,回答各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食:                      ⑵策: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⑵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若想成为千里马,除了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之外,还应具什么条件?请用原文中句子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傅雷家书》中节选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啰哩啰嗦地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加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长辈应该克服哪些弱点? (3)结合节选的内容,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两首诗中的画线句都是景物描写,写景的角度和作用有什么不同之处?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极尽含蓄委婉之妙,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示例,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排比。 我是一片雪花,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我是一滴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回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到回信,命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也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世代友好。 请以“友善”“仁爱”“宽容”“大度”“谦恭”中的一个概念作为主旨 ,以你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为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代替。 (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校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张山同学学习优秀,同时酷爱足球,非常想参加学校的足球社团。但张山的爸爸坚决反对,他想让张山专心学习,升入重点高中。张山不想牺牲自己的爱好,还是坚持参加足球社团的想法。 请以“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