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阡陌(xiān) 垂髫(tiáo)               翕忽(xī) B.清冽(liè)        为坻(chí) 参差(cī)                  问津(jīng) C.多髯(rán)            祖胸(tǎn) 衣褶(zhé)             船楫(jí) D.辗转(zhǎn)          蒹葭(jiā) 未晞(xī)                  芼之(mà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次第   骨骼   山麓   不解之迷 B.劫难   陨石   晴朗   衰草连天 C.致密   沟壑   帷幕   天衣无缝 D.喧嚷   枯燥   潮汐   难以置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 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举。 C.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促成的。 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默写。 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④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⑥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文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注】①骥:千里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喂养 C.才美不外见       见:看见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 B.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C.人不知而不愠                         执策而临之 D.不以千里称也                         是以骥之为骥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4.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傅雷家书·1954年1月30日》节选】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我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有大错。 【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曾有记者在500名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的图表: 大学生与家人联系方式统计表 大学生对传统家书的看法 【家书何以“抵万金”】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2000余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之所以抢救家书,是因为家书是不说谎的历史。家书是第一手资料,写的时候不是为发表,它是不会说谎的。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以后,现在又被打捞上来,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 傅敏(傅雷之子,《傅雷家书》选编者):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2019年3月20日北京青年报:北京宏志中学举办了“十八而志不负韶华”的高三成人礼,为高三年级224名同学带来属于他们独特的18岁纪念。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封家书”的环节,学生和家长互相交换提前准备好的写给彼此的一封信,这封信里诉说了家长和同学们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心里话。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实际上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E-mail之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下面与选文不符的选项是(     ) A.家书是第一手资料,写的时候不是为发表,它是不会说谎的。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以后,现在又被打捞上来,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 B.记者在500名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与家人联系方式主要以语音通话和微信为主。 C.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 D.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 2.根据材料,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 3.有人认为传统家书会逐渐消失,也有人认为不会消失。请说说你的看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相关内容作适当阐述。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杉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诗歌最后说“半匹红纱一丈绫”就换走了“一车炭,千余斤”,这说明了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班级准备开展以“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部名著,写一篇演讲稿阐述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训练题 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在600以上。 这次作文训练要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学习到的写作技能,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寄寓在小动物身上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