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每组词语注音都正确的是(     ) A.自若(ruò)        由衷(zhōng)       气氛(fèn)        屏息敛声(bǐng) B.慷慨(kǎi)        敦煌(dūn)          飘浮(piāo)       翘首而望(qiào) C.掠过(lüè)        酷似(kù)            绷直(bēng)       凌空翔舞(líng) D.刹那(chà)       旋风(xuàn)          轻盈(yíng)       悄然不惊(qiāo)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钱老师在授课中并不是照本宣科地读PPT,而是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动作来传授知识。 B.他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用无悔青春书写人民警察的风采。 C.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D.大臣们在不可思议、前所未有的喧闹声中,正襟危坐、呆若木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应坚决抛弃那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的粗放型发展思路,自觉把用户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 B.这座身材高挑而轻盈、外部结构简洁而新颖的超高建筑耸立在香港中环的密集群楼之中,如鹤立鸡群。 C.听说离家十多年的哥哥要从外地回家,爸爸妈妈都在堂屋中正襟危坐等着他。 D.事实也不断证明,评论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B.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词名句填写。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5)《赤壁》诗中作者通过所见之物来评价赤壁之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链接】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节选自《论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池非不深也_________       (2)委而去之_________       (3)必不得已而去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选文与链接材料强调的重点内容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何关系?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藤野先生 ①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⑤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⑥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⑦“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⑧“可以抄一点。” ⑨“拿来我看!” ⑩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⑪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⑫“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⑬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⑭“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⑮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⑯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⑰“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⑱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概括选文中藤野先生和“我”交往的事件。(举两个) 2.分析选文第⑩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3.鲁迅说,藤野先生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的“伟大”表现在哪里?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真正的古战场遗址赤壁,看到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写成的。 B.第一、二句描写看似平淡,实则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C.诗人即物感兴,用“折戟”来托物言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小中见大的手法,用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形象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E.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可谓反弹琵琶,翻出新意。 2.《赤壁》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 (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动       劳碌       劳作)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味       风味       趣味)。 (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          (杜绝       隔绝       断绝)了。 七、作文(共40分) 微写作 青少年成长需要什么能力?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联系名著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话,分享你的看法。(12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