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shū)   辔头(pèi)     云鬓(bìn)     策勋(xūn) B.军帖(tiě)   燕山(yān)     赏赐(cì)       阿姊(zǐ) C.可汗(hàn)   朔气(shuò)   骏马(jùn)     雌兔(cí) D.鞍鞯(jiān) 金柝(chì)     戎机(róng)   傍地(bà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惶恐             忿然             低眉顺眼 B.黏性             塌败             念念不忘 C.哀悼             烦躁             情有可原 D.繁琐             荒僻             莫明其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耻下问是一种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B.考试终于结束了,我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紧绷的心也放松下来了。 C.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为人师表者,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使信息网络得到了快速普及。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使用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强大重视。 C.“天宫二号”是一个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D.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优秀人物活跃在襄阳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经久不衰的历史故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②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③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④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⑤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③中立不倚: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④虚受:虚心接受。⑤砥砺:磨炼。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_____ ②濯清涟而不妖_____ ③亭亭净植 _____ ④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竹似贤,何哉? (3)【甲】文分别描写莲的 _____,体态、芳香、风度等,既活现了莲的外形,又刻画了她的神态;而【乙】文则从本固、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赞美竹子的操守和品行。 (4)【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写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呢?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A】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中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走了出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 祥子坐了好久,他心中腻烦了。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做,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不,他不能服软。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那层灰气已散,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由上至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 【B】 风过去,开始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有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听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是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昏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胜,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 (有删改) 1.选段大多为环境描写,请分析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2.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分析加点字“倒”的表达效果。 3.【A】【B】两段选文,塑造了祥子的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文章末尾为什么要提到坐车的人的表现,请结合文意回答。 5.有人说:“苦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锻炼一个人。”请你结合祥子的人生起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诗歌理解。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草树知春不久归”意思是: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B.“百般红紫斗芳菲”意思是:花草树木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C.“杨花榆荚无才思”意思是:柳絮和榆钱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 D.“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花草树木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2)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韩愈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 B.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C.这首诗以拟人的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来颇有趣味。 D.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表达了无限感伤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如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七、作文(共40分) 杜甫在《望岳》一诗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写泰山之景,层次分明。请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写法分析】 《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从诗人的角度远眺(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泰山的雄浑景象,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向四周观察。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