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驿道(yì)        擦拭(shì)       翡翠(fěi)        眺望(yáo) B.拾级(shí)       蔓延(yán)       顷刻(qǐng)       沟壑(hè) C.驰骋(chěng)   寒噤(jīn)       霎时(shà)        告诫(jiè) D.懈怠(xiè)       豁然(huò)       蠕动(rú)          演绎(yì)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撤回        沙滩        黎明        冰雪溶化 B.闲荡        滑翔        溅起        目空一切 C.夜暮        喧嚷        衡量        树木凋零 D.频繁        水洼        辨论        偷偷摸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B.大风朔雪冰冻接踵而至,天气越来越冷,冰层越结越厚,一片冰川期降临的预兆 C.泰山悠久的历史背景,深邃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名人墨客纷至沓来,朝山览胜 D.宾利先生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和颜悦色,没有拘泥做作的气派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恢宏的诗句形象地概括出了桥的功能与作用。 B.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 C.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溯洄 (2)为坻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光下澈                      清澈见底 B.斗折蛇行                      气冲斗牛 C.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D.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鱼儿静止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蒹葭》 《小石潭记》 写法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①_______ 情感 为全诗营造了一种②_________的氛围,烘托了③________ 环境和感受结合,含蓄表达了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来化通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图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系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厉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三: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2.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3.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贺敬之的《回延安》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1.原诗是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的,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其特点(不少于两个)。 2.朗读该选段时,请给朗读者提供一条朗读建议并简述理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何所营(      )                       (2)黄衣使者(      ) (3)驱将(      )                           (4)系向牛头充炭直(      ) (5)长夜沾湿何由彻(      )            (6)俄顷风定云墨色(      )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8)归来倚杖自叹息(      ) 七、作文(共40分)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节日”的解释:①纪念日;②传统的庆祝或祭把的日子。请以“过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