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唐(tuí) 品行(háng) 不屑置辩(xiè) B.夹袄(jiā)       恐吓(hè)            千钧之力(jūn) C.坎肩(kǎn)   捯气(dǎo)          一气呵成(hē) D.驾驭(yù)     礼聘(pìn)            形影不离(yǐnɡ)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② (A.sù   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 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游溽,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宁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美秀而繁阴,及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它。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接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漠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湖、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就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窑变 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 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⑪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⑫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⑬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⑭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⑮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 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⑯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⑰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民工司机言行一致,说“赔”就赔,是一个讲信用,有担当的人。 B.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卖鲁山花瓷的“他”。 C.第⑨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农民工的人。 D.从第⑭自然段画横线句可以揣摩出“他”此刻的内心是既震撼又愧疚的。 2.请在横线上补全小说情节。 出门送赝罐 →①________ → 换罐去交易→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⑫自然段划波浪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以“窑变”为题,有何妙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此诗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诗歌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塞外景色奇丽的特点,然后通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既勾勒出边塞风光奇特的特点,又特别突出边塞风光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与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都用了一个“空”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说诗人借“空”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